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企业海外投资大幅增长 融入当地文化是关键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0-06-01 07:37:44

 

漫画 任山葳

    中国宁波网讯 近日,市外经贸局组织了一场名为“宁波企业海外投资创业经验交流会”的会议,吸引了上百家宁波外向型企业参会,中策动力、慈溪进出口、天时国际等6家企业交流了自己“走出去”的经验心得。这也是我市首次举行有关“走出去”的经验交流会议。

  “在开放型经济中普遍有这样的认识:外贸是基础,外资是手段,外经是外向型企业发展的最高层次。现在是企业‘走出去’的好时机。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通过交流,实现更高层次的经营。”市外经贸局局长俞丹桦这样表示。

  海外投资热情高涨

  来自宁波市外经贸局的外经统计显示,在经历了去年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宁波企业“走出去”海外投资创业的热情高涨。今年前4个月,宁波市新批境外企业和机构达到92家,项目总投资27309.2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22988.3万美元,同比增长107.4%,宁波企业投资海外创下新高。

  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累计批准境外企业和机构达到1161家,项目总投资144124.3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128490.2万美元,分布在88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

  历年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宁波企业的境外投资额为3.1亿美元;2009年在金融危机中宁波企业的境外投资额也上涨了25%,达到了4亿美元;而今年前4个月的境外投资额已经达到了2.3亿美元。“我们保守估计,今年宁波企业境外投资额将达到5亿美元。”市外经贸局境外处处长陈维荣表示。

  多层面带动企业发展

  成功的海外投资,明显带动了企业的发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众多已经成功“走出去”的企业,对海外投资带来的回报都有着美好的“描述”。

  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走出去”拓展西非市场。当时船用柴油机和柴油发电机组市场严重萎缩,企业的处境十分艰难,而“走出去”则让企业恢复了生机。上世纪90年代末,中策集团将发电机组销售到了尼日利亚、苏丹等非洲国家。与此前简单销售产品不同的是,中策还负责产品的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以工程承包的方式拓展市场。

  在站稳脚跟后,中策又与尼日利亚李氏机构合作,在尼日利亚投资建设工业园区,把自己的生产基地直接建到非洲。中策将在该园区设立柴油机、发电机、机械制造、船舶修造、电气等工厂,实现非洲本土化生产、销售,增强竞争优势。中策集团总经理吴杰告诉记者,“走出去”为中策带来了发展机遇,如果当初中策不“走出去”,企业面临的将是倒闭的危险。

  与中策全力投入非洲市场不同的是,我市一些企业通过设立海外分公司,也带动了自身的发展。2006年8月,舜宇集团在光学技术领先的日本设立了舜宇(日本)株式会社。舜宇(日本)公司成立后,成功地把舜宇8807B超广角监控模组打入了日本三洋公司,还揽到了日本松下电器公司DSC光学镜片的加工任务,2009年取得了3000万元的销售实绩。舜宇还把产品打入了日本富士公司、日本拓普康公司等知名大企业。

  除了揽得订单外,舜宇(日本)公司还推动了母公司产品升级换代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舜宇(日本)公司敏锐地捕捉到了汽车相机用镜头将在今后拥有巨大的市场,母公司随即全面推动车载镜头和模组项目,2009年公司该类产品销售超过2000万元。此外,在舜宇与日本拓普康公司合作生产高端车载镜头项目中,舜宇学到了车载镜头产品的塑料非球面技术、超硬膜和自清洁膜技术等,使得舜宇车载镜头由中低端迅速跨入高端产品行列。

  市外经贸局局长俞丹桦表示,宁波企业“走出去”开展海外投资,有利于我市企业建立内外对接的生产体系、营销体系、研发设计体系、品牌建设体系、投融资体系、人才建设体系、企业发展体系。在当前产能过剩、出口遭遇众多贸易摩擦的情况下,在我市企业面临升级转型任务的情况下,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非常有促进作用的。

  投资水平仍处初级阶段

  虽然宁波企业境外投资出现大幅增长,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宁波企业的海外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高级别的投资形态尚待引导、鼓励。这也是外经贸部门组织此次“海外投资经验交流会议”的目的之一。

  外经贸部门的分析显示,我市企业目前的海外投资还处在贸易公司、境外办事处等初级阶段,多数的海外投资项目规模偏小。从投资规模来看,累计1161家境外投资企业中,投资在2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有729家,占比为62.79%;而投资在300万美元以上的仅有63家。而且境外投资项目以境外贸易公司为主,在全部1161家境外投资企业中,我市累计设立境外营销型企业有892家(包括境外贸易性公司375家,境外经贸办事处517家),占比达到76.83%。这类以收集外贸信息、服务外贸为主要功能的境外投资处于价值链最底端,它们的存在有效地缩短了企业的对外贸易链,但却无法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相比之下,海外生产型企业、海外并购、境外资源开发等更高级别的海外投资形式,在宁波企业中还较少。在总计1161家境外企业中,生产企业仅有100家,境外加工贸易企业为89家,境外资源开发企业18家,境外工程公司、研发中心62家。

  “成功的海外投资实际上具有很强的出口带动力,但我们海外投资的带动效应还没有得到体现,这也需要海外投资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向制造型、资源开发型和海外并购方向发展,使我们企业像跨国公司一样去经营。”市外经贸局境外处处长陈维荣表示。

  可喜的是,近两年来,我市企业也频频采取海外并购、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如雅戈尔收购美国服装巨头新马集团、韵升收购日兴电机等。

  融入当地文化是成功关键

  在当天的经验交流会上,所有参与交流发言的企业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同一个海外投资创业的难点,那就是异国文化的融合。在他们眼中,开展海外投资,获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融入当地的文化。

  宁波矿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投资非洲的过程中,为融入当地社会尽心尽力。他们在加蓬的项目开发中,在未出效益的情况下,就给矿区所在城市中小学校购置黑板、足球、书包、电脑。他们还为残疾人基金会捐1亿中非法郎(约合150万元人民币),为投资所在国的国庆活动赠送衣服、帽子、杯子各5万件,还帮助当地修路等。同时,他们对于当地法律和文化的研究也绝不马虎,确保做到其投资行为符合投资国的矿业法、土地法等相关法律。而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则巧妙地与当地的机构开展合作,以发展业务,这样公司就能利用当地机构的力量,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好地处理好与当地的关系。

  “如果你不了解当地的文化,就没有必要‘走出去’。”谈到海外投资的经验,韵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曹国平一针见血地指出。韵升去年年底收购了日本日兴电机。为了融合双方文化,韵升在人才使用中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如今,曹国平每个月至少去一趟日本进行无缝沟通,促使文化融合,使其成为另一种生产力。

  慈溪进出口公司也在近20年的海外投资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该公司副总经理叶良华认为,“走出去”开展海外投资,关键是能够“走下去”、“走上去”和“走进去”。所谓“走下去”,是指项目持久运营,提供财务回报;所谓“走上去”,是指项目做强做大,走上运营正规;所谓“走进去”,则是项目的更进一步提升,是指项目能够扎根于当地,做好本地化工作,为当地提供良好的就业岗位、税收来源等,从而实现真正的国际化经营。叶良华表示,对外投资要获得成功,第一是要在确定项目后选对人。第二是要建立良好管理体制,特别是决策权限和沟通渠道。项目在国外运营,要给国外管理团队建立起合适的决策权限和沟通渠道,既可以保证业务的正常快速处理,也可以保证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种种弊端。第三,对外投资切忌冲动。现在国外投资机会增多,投资价值凸显,对于手中握有较多现金及银行信用的国内企业来说,压制住投资冲动,不盲目投资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链接

  “走出去”投资的10条渠道

  在当天的海外投资创业经验交流会上,市外经贸局局长俞丹桦总结了宁波企业“走出去”投资的10条渠道:

  1.通过参加境外的展览会等途径,自己出去寻找。

  2.通过当地使领馆介绍。当然这个使领馆包括中方的,也包括外方在中国的机构。

  3.通过政府有关部门介绍。

  4.通过境外机构举办招商的推荐会。

  5.通过境外开发区和境外企业介绍或者你去找。

  6.通过贸易、投资客商介绍。

  7.通过海外亲友介绍。

  8.通过境外中介机构介绍。

  9.通过网络渠道获取信息。

  10.通过报刊、杂志获取信息。

  要提前做好8项“功课”

  俞丹桦表示,企业“走出去”,需要在8个方面提前做好功课,把握好以下关键点:

  1.要坚定企业走出去投资创业的信心。

  2.确定宁波企业赴海外投资创业的项目。赴海外投资不能简单克隆,要根据每个企业的需求来选择,包括时间、地点、方式、合作对象等方面的选择。

  3.要寻找本企业赴海外投资创业的合适机会。

  4.要找到企业赴海外投资的方法。海外投资创业没有现成的模式,靠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5.要研究企业海外投资创业的政策。从大的概念来说,企业要研究当地的法律法规、外汇、用工、税收、产业等政策。

  6.要了解企业赴海外投资创业的程序。现在市外经贸局已经编印好《宁波企业走出去100招》,正在编印《宁波企业走出去36计》。这些实战手册将给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提供有效信息。

  7.要提前研究企业海外投资创业的效益。

  8.要研究提高企业海外投资创业的水平。

    东南商报记者 殷 浩 实习生 朱文蔚 通讯员 蒋乐曼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