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欧元理财产品变“雷区”
由于近期欧元汇率持续下跌,投资者对欧元丧失信心,持有欧元的投资者纷纷抛售欧元,转投其它货币,同时拖累与欧元汇率挂钩的理财产品收益欠佳。理财报告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到期的欧元理财产品中,多数产品未达到预期年化收益率,多款产品甚至出现零收益率。
欧元的颓势极大地挫伤了银行发售欧元理财产品的积极性。在外资银行中,恒生银行、东亚银行、澳新银行都已明确表示,目前暂停销售挂钩欧元汇率的结构型理财产品。发售欧元理财产品的中资银行虽然没有明确通知停售欧元理财产品,但事实上这类产品已被打入“冷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浦发银行的欧元理财产品最长已有约一年没有发售新产品,而在中国银行的外汇理财产品中,欧元产品的起点仅为5000欧元,是各种外汇产品中最低的。
理财师建议,预计在今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欧元汇率都将持续走低,投资者不宜大量介入欧元理财产品。如果对欧元有刚性需求,则可以在兑入欧元后购买一些保证收益的欧元理财产品以对冲未来可能的汇率损失。此外,短期内可转向关注澳元和美元理财产品。
分析人士建议,目前投资者可关注美元、澳元和贵金属来对冲欧元理财产品的风险。受欧债危机影响,近期美元、澳元和黄金持续走强,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些产品长期的高位运行虽已积累了一定的风险,但从短期来看,这些投资方式仍较为稳妥,收益较高,风险也不大。
Bankrate银率网分析师认为,和欧洲及日本相比,美国经济复苏前景更为光明。但是,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已逐步开始启动退出政策,预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货币政策的拐点也即将来临,投资者须对此保持谨慎。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加息预期较强经济体的货币,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相对更高一些,如澳元、加元等。
除外币外,分析人士还认为,与黄金挂钩型产品也可以适当投资,但须注意期限和收益区间。市场预计,黄金年内或许看涨到1300到1350美元。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