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宁波大学:“立地”搞科研 “顶天”出成果
稿源: 《中国教育报》  | 2010-06-16 11:35:41

  宁波大学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地方经济

  本报讯(记者 刘宁 俞水)近4年来,宁波大学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对于一所年轻的地方大学来说,为何能接连创造奇迹?宁波大学校长聂秋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国家级成果都是学校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过程中取得的。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捐资创立。1996年,宁波大学与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宁波大学要加速发展,办出特色,必须融入地方,通过服务社会,搭上宁波发展的快速列车。”聂秋华说。为此,宁波大学以全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导向,调整学科结构布局,把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一号工程”。

  2003年以来,宁波大学全面实施新世纪学科建设工程,遴选了海洋水产与生物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六个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和培育,把学科建设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在与地方合作中快速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并形成优势特色学科。为此,学校实施“立地顶天”的发展战略。聂秋华说,“立地”就是从为地方服务当中找课题。教师设计课题时,首先要下到企业,了解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企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加剧,海洋渔业由捕捞经济向养殖经济转变,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养殖大国。随着海水养殖规模的扩大,对于海水养殖生物的饵料和饲料品质和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水产养殖又是宁波的重要产业之一。宁波大学决定把原来的水产养殖系、食品工程系、生物系和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合并成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海洋环境和海水养殖,并加大了资金投入和人才配备,很快就取得了一批前沿性成果。学院教授严小军依托“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海水生物活饵料与全熟膨化饲料的技术创新研究。研究成果在南方沿海近300家育苗场推广应用,3年共实现直接经济效益3.39亿元。这项成果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项研究不仅为地方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使学院水产学科在全国高校处于领先地位,并为学校首次摘得了国家科技大奖。

  21世纪初,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数量居世界第一,但国内通信企业却未能在移动通信基站系统、终端方面拿出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作品,巨大的市场被国外产品占领,每年约有上千亿元的资金流失国外。宁波大学信息学院教授何加铭带领团队,用了整整7年时间,研究开发移动通信系统设备并成功实现移动通信系统国产化,同时也为宁波信息服务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何加铭团队的“无线多媒体通信传输与终端系统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项目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截至目前,国内已有50多家通信企业使用这些技术,近3年已使企业新增销售182.32亿元;已开发出面向国际市场的系列无线多媒体通信终端产品,创收外汇13.1亿美元,其中,宁波奥克斯手机就运用了9项专利技术,销售收入已超过15亿元。

  宁波大学充分依托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与地方行业龙头企业联合攻关,解决高新企业中重大技术难题,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比如,针对我国现有饮用水深度处理设备存在系列技术瓶颈问题,宁波大学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宁波沁园集团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并以第二单位完成的“节能型饮用水深度处理系列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成果,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如今,宁波大学针对行业和地方产业存在的关键共性技术,通过研发系列高新技术产品,辐射产业,形成技术创新链,促进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形成了高校科研与企业互利共赢的机制。

  为了促进更多科研成果的转化,2006年,宁波大学设立了地方服务与合作处,作为学校为教师搭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专门机构。同时,宁波大学鼓励教师服务地方,特地设置了科技开发、成果推广校聘关键岗位,采用不同于其他教学科研岗位的考核标准。学校还设立“服务地方突出贡献奖”,表彰服务地方的突出贡献者。目前,学校与宁波所有的县(市)、区政府和科技园区管委会分别签订了12项全面合作协议,设立总金额达每年2150万元的科技合作专项基金。从2003年开始,宁波大学派出300余人次的教授、博士,深入280余家宁波地方企事业单位,以技术顾问、兼职、挂职的形式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工艺改进、企业信息化、经营策划、生产管理等环节。同时,还有200多名教授、博士走出校门,为宁波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特色学科与产业密切联系,围绕地方需求凝练和调整学科方向,不但在融入地方中逐渐形成学科特色和亮点,而且在服务地方中不断获得学科资源,加快了学科建设的步伐。”聂秋华说。

  这些年来,宁波大学数以千计的科研项目,逐渐渗透到宁波经济社会命脉的各个产业,宁波产业现代化的程度由此获得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这种产学研合作方式给学校带来大量的科研经费,占了全校总量的七成,进一步促进了重点学科建设,提升了办学水平,加速了学校发展。

  《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16日第1版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