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翱翔蓝天争奇斗艳 余姚“鹞子王”风筝伴晚年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0-06-20 09:26:08

叶静老人希望将风筝制作的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28)

  传承人

  余姚“鹞子王”风筝伴晚年

  色彩艳丽、翩翩欲飞的蝴蝶风筝,双目犀利、雄姿英发的老鹰风筝,张牙舞爪、似要腾云驾雾的龙形风筝……余姚风筝制作的代表人叶静老人在琳琅满目的风筝前侃侃而谈,犹如介绍自己的孩子。

  做风筝可是个精细活,劈竹削骨架,该直的直,该弯的弯,还得均匀、粗细适宜,才能展翅高飞;彩绘时,线条得流畅,搭色得鲜艳,又不能流于俗气……看似简单的风筝,真要做得好,还真有许多讲究。72岁的叶静老人自学成才,擅长制作动物风筝。“这也是一种缘分吧,从1986年开始第一次做风筝得奖,自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再也停不了手了。”老人笑着说。

  叶静的作品色彩艳丽,图案细腻,形象逼真。为了使风筝能够“活”起来,他在模拟自然界物象的基础上掌握其特征,采用工笔画法,使得动物的形象更加逼真。1986年余姚市第一次举办城镇职工风筝比赛,他崭露头角,获全能(制作、放飞)二等奖;1987年更进一步,获一等奖;同年,经过选拔,代表宁波市参加省比赛,获两个一等奖;1990~1999年,每年一次参加全国级的风筝比赛,获金奖2枚,银奖2枚,铜奖5枚,人称“余姚鹞子王”(鹞是风筝的别称)。

  他制作的风筝大如龙鹞,长40多米,小如沙燕,只有几厘米,叫掌上风筝。为了便于收藏、携带,他的风筝多数都是拆卸式的,可以折叠,连接自如。他向记者介绍说:“风筝有很多种类,比如软翅风筝、硬翅风筝、还有板子、串式等等,不同类型的风筝,就有不同的制作方式和注意要点,掌握了方法,让风筝外形美观又能飞得高,其实也不是太难。”

  近两年,叶静的视力开始衰减,这才停止去参加比赛,但是他与风筝的情缘却并没中断,仍在继续制作风筝。有时他会去余姚市实验小学辅导学生制作风筝,2007年还收了一名徒弟,悉心传授制作技艺。

  2007年,余姚风筝被列为余姚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让风筝制作的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是叶静老人的最大心愿。

  风筝历史悠久寓意吉祥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因此可以推断,中国风筝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吉祥寓意,如“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的愿望。

  制作风筝步步心细如发

  现成售卖的风筝样式、工艺多不尽如人意,因此真正喜爱放风筝的人都是自行制作的,在制作和放飞中显示自己的技艺,争奇斗艳、竞华比巧。

  制作风筝的工艺不算复杂,但每一步都得心细如发,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叶静曾制作过一只龙型小风筝,共65节,长17米,扎架、裱糊、绘彩、点睛、镶牙、配角、添须,耗去了两个多月时间,其做工之精细可想而知。

  一般风筝的制作工序,都首先得绘草图,确定风筝类型品种。

  然后比较重要的一个工序就是劈竹削骨架,要求做到按照草图设计尺寸,应直的直,应弯的弯,并且骨架要对称,要光滑、均匀、粗细适宜;吃力重的部位要粗一点,但总原则越细越好,这样才能飞得起,飞得高,飞得远。

  之后的步骤是风筝结扎,包扎线根据造型大小决定尺寸,结扎时要平整、牢固,在造型过程中,松紧要适宜。

  再然后,得蒙面材料彩绘,要色彩鲜艳,对比度强烈,线条流畅得体,不能土里土气。这就要求制作人有一定的美术功底。

  最后就得蒙面裱糊,要求平整,不能褶皱,松紧要适度,特别是两只翅膀(传统风筝都有翅膀,有翅膀才可飞,“龙”风筝例外)。之后净边剪切,把多余部分材料删除,再修正整只风筝,并施脚线,作为放飞时牵住风筝之用。

  完成以上步骤以后,一只风筝就大功告成。阳春三月之时,大家也不妨自己动动手,自己制作的风筝甭管俊丑,能翱翔在蓝天白云中,就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啊。

【编辑:吕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