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赵师傅家住慈溪,今年40岁,和妻子都是安徽人,到慈溪的这几年都是以卖早点为生,日子虽然清苦,但有儿有女的他们也算过得平静而幸福。21日清晨5点多,赵师傅准备好卖烧饼的家当,看了看9个月大的儿子正在熟睡中,交代了一下儿子的奶奶后就和妻子出门了。赵师傅怎么也不会想到,年近四十才盼来的儿子,早上匆匆一瞥却成了永别。
22日,记者联系上赵师傅时,他说孩子现在放在殡仪馆,“孩子误吸入矿泉水瓶盖,卡住了喉咙,再加上施救不及时,9个月大的小生命就这样没了。”赵师傅说起儿子,几度哽咽。由于当时夫妻俩在外做生意,孩子由奶奶照顾,估计是小孩玩着矿泉水瓶盖,一不小心就将盖子吸入了喉咙。大约30分钟后,孩子就没了呼吸。后经医院鉴定,死亡原因就是瓶盖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死亡。
宁波市急救中心急救科的王科长介绍,小孩误吞异物的例子每年都会遇到,但周岁以下的婴儿较为少见。在家中遇有此类事件时,如果当时未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现,家长不必过度慌张,在及时送往医院抢救的同时,可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赢得宝贵的时间。
如果是硬币、玻璃球等物,家长可将孩子头侧到一边,手指伸入喉咙口寻找异物并及时取出,或用手指按舌根部使之产生呕吐反射,让异物呕出。像果冻、汤圆等黏性物就不可贸然用手抠,应左手托住孩子胸部,头朝下,右手在孩子背部用力拍打几下。
宁波晚报记者 胡 菲 实习生 徐益霞
相关提醒
王科长说,孩子误吞异物以2至3岁孩子居多,误吞原因也很多,如孩子在进食时嬉笑、注意力不集中,易将混在食物中的骨片、鱼刺咽下而卡在食管里;有的孩子喜欢把硬币、小玩具等物含咬在唇齿间,随着说笑、被惊吓或吞咽口水,就易将异物吞下;另外孩子的保护性生理反射不完善,当其口含异物,在奔跑、嬉戏或受外界突然刺激时,也很容易将异物吞下。
为此,平时家长要加强对各类小玩物的管理,不要将这些物品放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防止孩子随意放入口中,并且告诫孩子不要将小玩物放在口中玩耍。孩子吞入异物后,不要用催吐、导泻药等方法,这样反而更易发生危险,如果吞下的是带钩、尖锐或水银、电池等有腐蚀性的物品,应及时送往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