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人工繁育难题攻破 宁波市民将吃到本地大黄鱼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6-25 08:03:57

  中国宁波网讯 我市攻克岱衢族大黄鱼人工繁育全部难题。昨天,市海洋与渔业局公布了课题专家组现场验收评审意见:基本摸清了野生岱衢族大黄鱼亲鱼的采捕渔场、渔具、渔法及采捕季节,并掌握了岱衢族大黄鱼人工繁育的全过程,这为开发岱衢族大黄鱼人工养殖奠定了基础,也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项目上的空白。

  大黄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鱼产之一,从黄海中南部到南海均有分布,尤以分布于东海海区的岱衢族大黄鱼品质最优。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狂捕滥捞等原因,这一野生大黄鱼的群体数量急剧下降,目前,一条野生岱衢族大黄鱼每公斤的市场售价已在2000元以上。而人工养殖的闽粤东族大黄鱼,口感较差,每公斤的市场售价只有二十几元。

  为此,我市于2007年年初正式启动了岱衢族大黄鱼人工繁育项目,由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牵头,联合宁波大学、象山县港湾水产苗种繁育中心共同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开始课题研究。2007年至2008年,科研人员先后在岱衢洋的中街山渔场捕获全长15厘米至20厘米、重约100克的野生大黄鱼活体195尾,并成功将其中的31尾运至象山港网箱养殖基地放养。

  科研人员说,从岱衢洋海区捕获的野生大黄鱼原种,经放养成活亲鱼8尾,经过两年人工繁育,尚存3尾,但从它们人工繁育出的第一代岱衢族大黄鱼的数量已达17万尾,目前最大的胴长已有20多厘米。

  科研检测报告显示,岱衢族大黄鱼不仅体色、体形有别于闽粤东族大黄鱼,并且通过线粒体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进行分析比对,培育的子一代岱衢族大黄鱼与闽粤东族大黄鱼在遗传分子标记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根据计划,今年我市将培育子一代岱衢族大黄鱼15万尾以上,这不仅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岱衢族大黄鱼人工养殖、选育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也为恢复东海大黄鱼资源提供苗种保障。因此,预计在年内,正宗的岱衢族养殖大黄鱼将重上市民的餐桌。

   宁波日报记者 王量迪 通讯员 钱嘉达 林桂芳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