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特别推荐
一片丹心解心结--记共产党员、宁波市信访局副局长张素华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6-30 07:43:24
 
  图为张素华在接待上访群众。(记者 严 龙 摄)
 

  中国宁波网讯 她是市级机关的一位党员领导干部,但在信访群众眼里,却是他们的贴心大姐。她在信访一线忘我工作,15年来接待信访群众近万人次,用她那颗对党和群众的赤诚之心,化解了一个个难解的心结,忠实地履行了“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神圣使命。

  她叫张素华,市信访局副局长。基于对信访工作的突出贡献,今年,她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三等功,被省里授予“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跑过看过,才能坦然面对老百姓”

  5年前,50岁的张素华受组织重托,出任市信访局副局长兼宁波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任职5年多来,身为副局级领导干部的张素华,在同事们眼中更像忙前忙后的办事员。即使2006年后驻京办相继成立了接访处、驻京信访工作组,她每年亲自接待的上访对象仍超过300人次。

  驾驶员小李跟了张素华3年多。这位28岁的小伙子说,跟着张素华就一个字——“累”,半夜外出接访、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是常事,任务一多经常是通宵达旦地工作。每到车上,她除了打电话,就是抓紧时间打盹,一到目的地又精神十足。

  2008年12月的一天,8个血气方刚的转业士官来到北京,要求落实事业编制待遇。要求不符合政策,但上访人情绪很激动。时间已近晚上11点,有人说:太晚了,还是集体谈话做工作吧。张素华摇摇头:做思想工作哪能“炒蛳螺”,七嘴八舌怎么谈?

  分别与每个上访人谈心,解释政策又讲透道理,一一把人劝回去后,张素华回到驻地已经是凌晨3点多。第二天早上7点多,她又出现在赴京上访的5名外来种田户中间。一天一夜的劳累后,患有慢性咽喉炎的她咳出了血。

  按规定,张素华每月可以回宁波休息几天,但每次回到宁波,她仍然天天忙着协调、督办上访案子。市信访局主要领导劝这位不知劳累的副手:“你是回来休息的,干嘛天天这样忙?”

  “我要还上访人的欠账。”张素华吐露的是心里话,“上访人有理没理,自己跑过看过才能确定,处理时才能坦然面对老百姓。”为此,她经常不顾疲惫奔波于甬京两地,下基层一线调查,足迹遍布宁波各个县(市)区。

  毕竟年岁不饶人,每完成一次重大接访,她不是一脸浮肿,就是反复发烧感冒。有人劝她,到这个年纪了,改一改工作方法,别那么拼命地在一线冲锋陷阵。可张素华还是我行我素。今年1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批血友病人到京上访。已知自己很快就要离开驻京办副主任岗位的张素华,又是全省第一个到达现场接访的信访干部。

  “官位只是履行公仆职责的职位。”张素华说,“我就是专门接待老百姓的,上级领导来了可以少接待,但老百姓是一定要见的。”

  为了恪守这一理念,张素华投入的是自己全部的精力,为此还不得不愧对家人。2005年11月,93岁的父亲病危。四川老家不断来电,催她回老家看望父亲。张素华从小丧母,父亲给了她太多的关爱。她曾把父亲接到宁波,陪他到绍兴等地旅游;2004年,父亲患重病,她在宁波配药邮寄回去。每次回四川探望,她都强忍泪水与父亲拉拉钩,叮嘱父亲要好好活下去。接到电话后,张素华原也打算马上回老家与父亲见上最后一面,不料刚好遇上一起很棘手的非正常上访案要她接待,分身乏术的张素华只得忍痛选择了留在北京接待上访人。11月12日深夜,忙碌一天、浑身疲惫的张素华回到驻地,惊闻父亲去世的噩耗,呜咽流泪了一整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