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镇海
镇海政策性担保贷款实施三年蹦出5家上亿企业
稿源: 镇海新闻网  | 2010-06-30 11:28:41

  镇海网讯(记者徐璟)三年前一条新政,以几百万的政策性小投入培育创新成长型企业。这个被称为“有四两拨千斤作用”的资金杠杆,推动了20家企业的起跑。

  三年间,受益于政策性担保贷款的家联塑料科技、甬华树脂、人健药业、文魁笔业和天衡制药等5家企业,年销售额从上千万跃升至上亿。而在政策性担保贷款前,20家企业中没有一家销售上亿。即便这期间还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他们的平均销售利税率仍达到10%左右,高出市场平均水平。

  统计显示,首批20家创新成长型企业培育三年来,累计完成销售69.5亿元,实现利税7.1亿元,企业吸纳就业人数1.9万余人,分别比培育前增加59.6亿元,2.8亿元和2580人。

  宁波家联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高速发展正是其中一个缩影。生产刀叉、吸管等塑料餐具的家联塑料科技,从行业老七,做到了行业老大,品牌效应不断稳固,并成了国外大客户的“免检企业”。三年来,家联塑料科技销售增长达286%。即便去年塑料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产值因此下降10%左右,家联还是创造了增长30%以上的产量和增长50%以上的利润。

  企业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家联塑料科技也瞄准创新动脑筋,目前,他们已投入500多万元用于新生物材料研究,董事长王熊将其视为公司未来的爆发点。

  郑赟是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回到国内,接手浙江中平粉末冶金有限公司的,作为公司二代接班人,临危受命的他,甚至还来不及适应国内实业经营环境。“赶上金融危机,区政府及时送来了扶持我们的政策,虽说贴息贷款只有300万,但当时确实给企业注入了很大信心。”为此,郑赟对政府“管理多”的传统印象,有了很大转变;他认为,这也让一度在口号中徘徊的银企对接平台得到落实。

  贴息贷款到位后,他们重点投入到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2008年至今,有20多个新产品被评为市级新产品,“中平”品牌也屡获市级知名品牌和名牌产品称号。

  早在2007年初,区发改局就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培育一批创新成长型中小企业为目标,开始了对全区企业、银行和担保机构的调研,在初步确立了“挖掘政策性担保业务、扶持和培育区属担保机构,通过担保平台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工作,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破题思路后,当年4月,区委区政府发文,明确了扶持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告别政策盲点的“中小企业难融资问题”转入破题阶段。

  有了政策依据,区发改局随即就对当年全区销售在3000万元—1亿元的168家企业,进行了创新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的宣传、申报和受理;经过对34家提出培育申请企业的成长性、创新性、企业经营者素质等方面的全面考察,并征求银行、担保机构等意见后,首批20家企业尘埃落定。当年9月,首批20家创新成长型企业的担保和贷款基本落实;2008年3月,20家企业均拿到了300万元的政策性担保贷款。截至目前,首批政策性担保贷款没有一笔坏账。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