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慈溪
慈溪活跃着一支异乡人创业者队伍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7-05 08:28:56

  编者按:我市209万名新生代外来工中,有不少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在岗位上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不断实现自身价值,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本报选择其中的先进团队和先进个人进行报道,目的在于引发社会对新生代外来工群体的深入了解,同时引导新生代外来工自强不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共同建设和谐宁波。

  中国宁波网讯 他们学历不高,但是敢闯敢拼;他们年纪不大,但是不乏技术;他们中不少人利用各自技术优势,凭借长期不懈的努力,成长为规模效益都不错的企业的老总。在富裕自己的同时,他们不忘关爱身边的外来务工人员,通过建立爱心互助金和捐资等方式回馈社会,他们中不少被评选为优秀新慈溪人。

  33岁的甘肃青年吕宏伟就是其中的一位,现在他是慈溪宏伟计算机网络工程有限公司的老总。回想自己的创业经历,吕宏伟说,是慈溪人的创业热情和当地的创业环境滋养了他。17岁初中毕业后他就只身来到慈溪务工,一开始他和老乡一起在慈溪开了家小拉面店,但生意不好,亏光了本钱。之后他到一家电脑维修店当学徒,半年时间就掌握了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的维修技术。1999年,他再次走上创业之路。一年下来,吕宏伟就赚了7万元,还雇了10多个员工。

  一边忙于创业,一边忙于充电。1996年底,吕宏伟获得宁波电大计算机基础结业证书,1999年4月,又通过培训获得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证书。现在,他不仅做电脑耗材,还做大型的工程,生意越做越大。他在公司大厅设立了一个爱心捐款箱,“从老家走出来就业创业,都有各自的不容易,别人给一点帮助就会很感动。”吕宏伟说,这就是他总是愿意助人的原因,因为,在慈溪创业的他也常常得到别人帮助。

  和吕宏伟一样,依靠技术起家,34岁的湖南青年彭德辉从一线操作工干起,自学成长为一名机修工,不到10年时间就成为一名在慈溪逍林镇远近闻名的毛绒企业老总。

  “创业之初,几乎每天工作18小时。”彭德辉说,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企业年产值已近千万元,员工达到150人。员工中除两名会计外,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去年,逍林镇成立暂住人口互助金,他带头捐款1万元。员工一有什么困难,他都义不容辞地慷慨解囊。

  互为桥梁,互相温暖。据悉,目前由慈溪市暂住人口服务管理局牵头,在慈溪创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正在筹划建立属于他们的独立组织——和谐促进会联谊会商贸分会。据统计,在商贸分会里,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老总就有近百人。“他们是慈溪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佼佼者,既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又反哺当地新老慈溪人,这支队伍正在不断壮大。”慈溪市暂住人口服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依托慈溪市村级和谐促进会,当地建立了由外来务工人员自己组建的各类帮扶救助金。

  (宁波日报 记者魏萍 慈溪记者站 孙云东 卢萌卿)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