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多元没有错,但是在功利主义主导下,表面的多元实际上早已让位于实用的一元。换句话说,原有单一价值体系的崩溃并未换来对社会有益的多元,因为真正的多元没有来得及重建时,价值空间已被拜金主义腐蚀殆尽。经济发展中传统价值观正被颠覆,国人的信仰似乎一夜之间成了空白。
价值导向需要规制社会行为,鼓励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严惩那些挑战价值底线,以权钱交易圈占公共利益者;更需要加强文化传播的引导力度,以优秀文化传播宣扬真善美,抵制不良价值观的流布。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丁加勇对此评论得中肯:“婚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相亲节目可以成为价值观的辩论场,却不应是非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地。如何正确引导节目的价值取向,相亲类节目应做深层次的规划。”
试拿《手机》和《非诚勿扰》做一比较。同样是表现价值观碰撞,前者希望通过反思令人警醒,以唤起人们对规则的敬畏、对价值的重视;后者则是毫无防备、原生态地呈现社会现实中丑的一面,并利用电视这一公共平台,将之放大、广布。《非诚勿扰》以及电视媒体对公共利益的担当何在?
问题也许还不止于此。前不久,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指出,近年来,一股“哥姐文化”席卷中国的网络世界,这些人出名的捷径就是搞怪献丑。为成功而走极端或不择手段的社会风潮甚嚣尘上。中国需寻找能激发思考、培养辨别能力的娱乐文化,否则现有“娱民”风潮也许会把一代人变成“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