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特别推荐
中国机构首发国家信用等级报告 被疑是自娱自乐
稿源: 人民网  | 2010-07-13 19:31:15

非发达国家评级机构首次尝试 大公评级“大公”吗

  我国专业评级机构大公国际日前发布了对50个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报告,这是国际评级巨头穆迪、标普和惠誉外,非发达国家评级机构的首次尝试。与任何评级机构一样,“新生儿”的信誉度总值得怀疑,但对非发达国家而言,无论如何,这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姑且不论相关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如何,能走出这一步本身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7月12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中国现在同样已经感觉到了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事实上的垄断给我国乃至其他相关国家带来的危害。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中国同样想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差异逾半

  据悉,这份评级报告包含了全球50个国家。其中,欧洲和亚洲国家占据了37席,南美洲和北美洲占据8席,非洲和大洋洲各占三席和两席,这些国家的GDP总量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90%。

  在相关报告中,大公给予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为本币AA+级,外币AAA级;美国评级却不如中国,分别为本币AA级、外币AA级;英国和法国的本币和外币均为AA-;德国本币和外币均为AA+。这与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标准有明显区别。资料显示,目前,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对中国的评级分别是A1、A+和AA-,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的评级则均为AAA。

  事实上,不仅美国、英国和法国,在大公国际的这份报告中,西班牙、希腊、冰岛等18个国家的评级均低于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信用等级。对此,报告给出解释称,“这些国家的财政风险已经成为该国国内最大的系统性风险来源,也是世界范围内有可能引起经济二次探底的主要风险源。”

  在报告中,大公还给予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9个国家高于三大国际评级巨头所给出的评级。“这些国家经济的增长潜力长期稳定,财政稳健性、抗击外部冲击的能力也日益增强。”对于其中的原因,大公国际如是解释。这样,大公国际的评级与三大国际评级巨头的评级存在明显级别差异的国家占到了总数的54%。

  对此,孙立坚认为,“相较而言,新兴国家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较低,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大公国际作出差异性的判断有其合理性。但如果将包括本国在内的相关国家的金融体系的成熟度、自身的结构性问题等综合性因素考虑在一起的话,相关报告到底能不能显示出更具现实的意义,这就需要一定的反思了。”

  意义何在

  “这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不过,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新生却对这份报告“泼了盆凉水”,“总而言之,这份报告非理性的因素比较多,给外界的借鉴意义有限。”

  在他看来,这主要是由四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中国市场与国外本身就不一样,没什么具体的可比性;其次,相关机构的体系体制并不健全,取证范围也相对有限,且相关的评价模型和指标并未对外公布;再次,没有健全的行业标准,缺乏世界范围的权威认可,即使发布了,也不会为世界投资业界所采用。最后,这份报告缺乏相关的监管程序,相关机构仅由国家相关部门认可或许还不能产生足够的权威。”

  孙立坚则建议,虽然中国在信用评级方面还不能被世界大多数机构和国家所认可,但现在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打造出世界级的信用评级品牌”。

  “第一步迈出去并没有错,但需要杜绝自娱自乐的情况。”他说,目前的关键在于,中国的评级机构能不能客观地对未来可能引发风险的资产进行公证客观的评估,并在事后得到验证,让世界都知道,穆迪等评级机构未能准确评估的事实被中国的评级机构验证了,这样,才能引起各国投资者的注意,进而为打造出品牌及争夺金融国际话语权出一份力。

  “这要求我国需要大力培养相关的金融人才,并增强对金融业风险方面的认识。”孙立坚同时表示。(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编辑: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