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古戏台螺旋娥罗顶技艺 数千构件展古戏台瑰丽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07-14 13:27:21

  地上、戏台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木质构件,47岁的张立群师傅嘴里指挥着他团队里的其他成员,手上也没停歇,仔细地安装着俗称“额头”的古戏台藻井构件。这是记者昨天在鄞州塘溪镇东山村钱氏宗祠古戏台修复现场看到的一幕。这项工作的正式名称是古戏台螺旋娥罗顶技艺(俗称“鸡笼顶”),目前掌握这一技艺的工匠已不多,“整个鄞州区会做‘鸡笼顶’的只有两个人。”鄞州区有关专家告诉记者。

  四处打听找来的张师傅

  “再过一个月左右,这项工作就能大功告成了。”张立群告诉记者,为了这个古戏台,他已经和手下的三四个工人花了两个多月时间,经过了缸沿、放花篮、放小龙头等七八道工序,而今戏台已初具雏形。据介绍,光是做这个戏台的藻井,就至少需要400工,其中构件就有30多种数千块之多,“这些构件要一节一节依次榫接,几乎不用钉子,构成精巧的穹窟形薄壳球体,需要十分精确的计算。”

  据了解,正在修复的这个钱氏宗祠最早建于光绪年间,至今有116年历史,后来毁于文革中。几年前,村里400多户钱姓人家集资发起了对宗祠的维修。他们四处打听,才找来了会做古戏台“鸡笼顶”的张立群师傅。

  从爷爷手里得来的真传

  张立群是目前我市惟一的古戏台螺旋娥罗顶技艺市级传承人。

  “这门绝活,我是从爷爷那里学来的。”张立群介绍说,他是瞻岐西城村人,17岁开始跟父亲学做木匠,到1995年才开始接触古戏台建造,当时懂得造古戏台的人已经很少了,张立群的爷爷曾从事过戏台娥罗顶的制作,他将制作要领一一画成图纸,教了张立群两个多月。“建造古戏台,最重要的不是某个局部的雕刻、某个构件的制作,而是整体的设计、打样,这需要对整体流程的掌握及精妙的计算。”张立群指着现场挂着的一张图纸告诉记者。

  张立群做的第一个古戏台是梁祝公园内的古戏台。此后十多年,他共制作了5个古戏台,“这门技术学起来很费劲,真正实践的机会又很少。”目前大多数时间,张师傅干的都是搭亭子、做古建等与古戏台无关的工作。

  学来费劲,用得又少,传承难哪

  因为用的机会很少,所以会这门技术的民间工匠目前寥寥可数,“整个鄞州区也只有两人而已。从整个宁波大市范围来看,也屈指可数。”我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非遗专家说。

  “这门源自汉代的绝活,传承很难”。据有关资料记载,最初建造穹顶可追溯于汉代,我市考古发现的不少古墓中就有砖拱劵顶,可以历经千年不塌。后来在南北朝至唐代,佛教石窟中出现洞窟顶部的藻井。宋朝时这一技艺已流传甚广,江北保国寺大殿内就有三个“交木为井”的藻井。明清之后,允许民间祠庙、亭阁建造藻井,于是在民间就有一批以此为专长的工匠出现。据专家介绍,鄞州今存三十余座古戏台,其顶部半数以上采用娥罗顶式样。中国美院邓白教授曾于1953年来过宁波,看到城隍庙古戏台的藻井,认为这是“鬼斧神功的奇迹”。

  “虽然现在做古戏台的机会很少,但我觉得这门技艺很珍贵,不应该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失传。”张立群告诉记者,娥罗顶的制作是个繁复的综合性的工艺,要懂戏台的构造设计、要懂得木雕,在上漆时还要按照“朱金漆木雕”工艺进行。为了让这项技艺传下去,十多年来,他的身边一直带着两个同村的村民,让他们跟着他学,跟着琢磨,“但愿我的努力能有成效”。

  (宁波晚报记者 梅子满 龚国荣 通讯员 吴海霞)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