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条文
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根据省政府文件规定的条件,对列入计划的光伏发电项目,采取电价补贴,上网电价按当年燃煤脱硫机组标准电价加0.70元/千瓦时计算;对光伏等新能源企业的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项目等,优先列入市科技、工业扶持计划。
中国宁波网讯 按照计划,今年8月宁波首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宁海东方日升光伏发电项目将正式并入电网,届时宁海百姓将在全市第一批享受“太阳电”。以其一年发电量53万千瓦时来计算,承担该项目的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可获得几十万元的上网电价补贴。
除了“东方日升”外,目前我市慈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宁波晶元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等6个光伏发电项目已获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其中慈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按计划完工投产后,可实现年发电60万千瓦时。
“目前宁波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新能源产业本身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市经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将会形成很多新的产业群,给宁波经济转型升级带来很大的动力。
去年7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宣布正式启动金太阳示范工程。按照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
今年我市继续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列入计划的光伏发电项目采取上网电价补助,对光伏等新能源企业的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项目等,优先列入市科技、工业扶持计划。
我市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早,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技术装备与生产工艺水平不断升级提高。特别是光伏产业,形成了从晶体硅材料、电池、组建和系统集成的相对完成的产业链,市场前景广阔。截至目前,我市拥有新能源企业50余家,已形成50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生产能力、49.5兆瓦的风力发电能力和60兆瓦的生物垃圾发电能力。
“产业链不协调、集聚不明显、综合成本相对较高、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少等,仍是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短腿’。”市经委能源处相关负责人坦言。
为加快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我市将根据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思路,对宁波新能源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进入新能源领域,建立健全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增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产业规模,发挥企业自身优势。
今后几年内,我市将在新能源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等方面加大科研和人才投入,力争培育一批具备国内、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龙头企业,建成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光伏和风电应用示范工程,逐步实现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推进新能源企业替代传统能源企业,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冯 瑄 章文斌 周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