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的重磅炸弹《唐山大地震》昨天终于“投”向全国各大院线,本报组织免费观影团昨天在万达国际电影城先睹为快。看完《唐山大地震》的审片员,大多把“你哭了么”作为交流的第一句话。记者观察了一下,130分钟的片长里,现场看片的观众平均哭泣的次数维持在3次,电影中的“地震场面”、“生死抉择”和“母女重逢”号称3大哭点,观众确实有必要随身带纸巾。
“泪水一直流到我的脖子上”
9成观众都买账
那些大男人都哭了
“泪不是夺眶而出流下来的,而是顺着眼眶一直淌到我的脖子上!”在本次观影团队伍中,影迷“豆戈”曾经离地震“最近”。1年前,他参加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纪念活动,他说虽然重建后的四川已难见残垣断壁,但是在5·12那天的祭扫人群的眼神中足以读到一年前灾祸带给人类深深的伤害。所以,影片带给他的是深深的震撼,擦干眼泪他还愿意再去影院看一遍。他告诉记者,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影片以32年的时间跨度,从两个家庭的得与失中亲临了灾害带来的痛,从某种角度说还是属于大团圆的结局。但从人性的情感角度出发,影片让大部分人产生了共鸣的情感宣泄。
应该说,女性观众的哭点普遍比较低,男性观众的哭点要高一些,但记者在看片现场发现,在母女相认的镜头面前,绝大部分人的“哭点”都在此交汇,不管平时多硬的汉子都忍不住哭得稀里哗啦,不少人索性摘下眼镜,大把大把地用纸巾擦眼泪。影迷“鳞”说:“离小刚退休还有5年,小刚加油。”
在此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学龄前儿童对此类影片可能兴趣不大,坐在记者身后的2名五六岁的小朋友百无聊赖,全程都在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