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很难看出城乡差别!
城市里,楼房前后绿树掩映、花团锦簇;农村里,万绿丛中的是一座座典雅的别墅。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道路整洁宽敞,溪流碧水清清。人们的穿着、享受的福利待遇,也都在告诉人们,这里的城乡鸿沟正在填平。
数据显示,连续6年,宁波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增幅;无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无论城乡,均全面实现了基本养老制度;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比例达80%以上……
宁波,正在从城乡协调发展,走向城乡全面融合。
体制创新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最大的桎梏是城乡二元结构。宁波通过大胆创新,打破了制约发展的种种瓶颈。
土地紧缺,资金不足,一直是改善农村住房条件的“绊脚石”。前不久,北仑区吃了“第一只螃蟹”,让农民用宅基地换了商品房。
该区新碶街道大同村的360多户农民,一直盼望建新村盖新房。但全村农房建设分散,每户占地面积很大。要建设新村,既少资金,又盘不出新土地解决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区、镇、村三级协商,决定在大同村试行宅基地集约利用。
集约利用,就是通过村宅基地出让,既省出了一半的土地,农民又获得了建设资金,农民的“死资产”变成了“活财源”。建成后,大同村村民每户平均能分到两套住宅,而村民的农民身份不变、村里的福利不变、土地承包权不变、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分红权不变。
这是宁波在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路径探索中的再次创新。
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脏乱差,一直让农民无法摆脱“脚上的泥土”。
不过,要加强基础设施,钱从哪里来?
宁波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理顺县乡间人权、事权和财权,强化县、乡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功能;建立财政直接投入、完善转移支付、提高乡镇财政分成比例、统筹土地出让金收益等机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城乡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有了钱,还要用得得当。宁波通过科学调整行政区划,撤县设区、乡镇改街道、建制村合并、规划中心村,推进人口、产业、居住“三集中”,形成梯次合理的居住和产业布局,加强了城乡基础设施的支撑力。
城乡融合,离不开工农互助。过去,宁波依托垅亩发展起了星罗棋布的乡村工业;现在,他们要通过工业来反哺农业,促使工农融合。至今已有5000多家企业与全市2000多个村结对,所有村都如愿找到了“亲家”。每个结对企业都拿出新农村建设计划,村庄发展项目表和当年项目论证书,帮助结对村理清思路,开发项目,投资公益设施,参与农村培训……
现在,宁波已经实现农村垃圾全收集、污水处理基本覆盖。在革命老区四明大山腹地,村庄地面洁净,黑瓦白墙笼罩在茫茫云雾中,干净程度不亚于市区。褪去了高温的夏夜,市中心的花园凉亭里,社区越剧会的乐声传得很远;农村里也不寂寞,村民有的在中心广场跳舞,有的在庭院里浇花聊天……在宁波,城与乡的边界的的确确已经模糊。
区域协调促进城乡全面融合
鄞州区原是一个传统农业县,2002年撤县建区,如今已是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一的大城区,也是宁波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鄞州一半面积是山地半山地,72%人口是农民。如何进行城乡统筹?我们一开始就朝着城乡一体的方向做,让农村越来越美,让农民过上市民生活。”鄞州区农办主任钱孝平说。
山区是宁波经济发展的薄弱点;三江交汇处,是宁波璀璨的城市中心;临海的县市区则介于两者之间。山海江,形成了宁波经济发展的三级阶梯。
张弛有道,扬长补短。要促进城乡全面融合,宁波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点上,下了一着高“棋”。
2005年,宁波完成《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实现了管城又管乡、区域发展由分变统的突破,产业布局、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推进路径变得非常明确。2006年起,宁波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四级城镇体系,让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扩展、财政收入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中提升”让中心城市功能转向服务,集聚辐射能力大大提高;“东扩”和“北联”战略加快了副中心城市发展,并向中心镇辐射,催生了各类新兴的商业载体。城乡交界的江东区依托新兴的华东物资城、中兴汽配市场等30余家专业市场提供的大量岗位,成功地把当地农民转型为工人、商人,被征地人员就业率达96%以上。
区域协调发展,使得宁波城乡统筹形成“一盘棋”,产业园区大量撤并,工业基本集中到各级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块,根治了历史遗留“村村冒烟”式的生产和污染,重新进行了一轮产业布局,促进了产业链衔接配套,扩大了经济增量。
位于鄞州的天韵公司原本是一家小小的蔺草加工企业,现在在集士港镇建设了一个180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宁波市区河道处处可见的睡莲、菖蒲等美丽水生植物,大多出自“天韵”。土地流转率居全省之首的鄞州,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形成1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9家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两大省级工业园区、两大投资创业中心后,过去以轻纺、服装为主的“低、小、散”农村工业,优化提升为以高新产业、先进制造业格局。
进入新世纪以来,宁波的人口城镇化率每年都以1%至1.5%的速度提升,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农村社区让农民享受市民服务
成排的银杏吐着一张张小绿叶儿,花坛里鲜花绽放,茂密的修竹掩映着一排排雅致的房屋,雨污分流、双回路水电、电视电信、小区智能化,所有设计配套都不逊色于城市的新楼盘,周边还建有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这个美丽的“银凤晓月”,是镇海为农民建造的安置小区。即将乔迁的村民徐老伯喜气洋洋:“我以前住在两间破旧的平房里,孩子要结婚都没有像样的地方住。这次我们分到了三套新房,不用发愁了!”
像徐老伯这样,镇海456个自然村的10万农民中,将有4万多住进新建的16个农村新型居住区,另外一部分则向规划保留的20个中心村集聚,最终形成36个农村新社区。
建设新社区只是第一步。能否让住在社区的农民享受城市生活品质?宁波为农村完成了社区建设布局规划,并实行了农村社区建设群众满意度评估。全市已有705个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占建制村总数的27%;到2012年,农村社区建设将覆盖宁波80%以上建制村。
社区建设关键是解决“人”的问题。
北仑小港街道朱田村本村有754名村民,外来务工人员却有4500人。2007年起,朱田村尝试以“1+N”模式,建立社区党总支、企业党组织、综合党支部,并建立北仑区第一家和谐联谊共建会,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全部区域化。如今,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可与当地村民共享社区文化、教育、就业、培训等服务。
现在,宁波全市农村社区服务人员已达4270人,其中村干部占68%,大学生“村官”占16%。社区服务人员实行“一站式”服务,可提供政策咨询、基层党建、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8大类30多个代理服务项目,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够全部办妥。农村外来人口与本地农民实现“同服务、同管理”,“找到社区门,啥事都办成”。在镇海打工的江苏人余青山诙谐地说,没想到一个民工在外,还有人帮着你跑路办事。这样的“待遇”,让他心里暖暖的。
《人民日报》(2010年07月23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