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年没见面的孩子暑假到父母打工的地方来看看,这是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想法,可这些“小候鸟”来到城市与父母团聚后,他们暑期安全问题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
宁波和帆毛绒制品有限公司为职工着想,自今年7月1日起,专门开辟场地、聘请老师,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办了一个免费暑期培训班。
据介绍,培训班为期两个月,每周一至周五开课,上下学时间与公司上下班时间同步,父母上班时带来孩子,下班后带走孩子,一点也不影响工作。这次暑期培训班一共有35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加,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大都在上小学。培训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设不同的课程,有语文、数学、画画等,老师还经常带孩子玩游戏。
今年7岁的田雨晴是湖南人,父亲在和帆毛绒制品公司上班,母亲也在慈溪打工,她每年寒暑假都被接到慈溪和父母团聚,但来了以后又觉得很孤单,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人在出租房里看电视、做作业,连个玩伴都找不到。今年放暑假她又被接到了慈溪,但这次参加了培训班,生活大不一样了。“以前,我坐在出租房里,时刻盼望着爸爸妈妈早点下班,可以陪陪我,今年我上了暑期培训班,每天和爸爸一起上下班,还有那么多小朋友一起玩,又能做游戏又能学知识,真好!”田雨晴说。
让外地孩子和本地孩子“融合”
7月20日下午2时,住在江北育才社区的10多名孩子齐聚在社区教室内,听老师讲《新闻摄影和照片处理》(上图)。这是育才社区特地为社区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设的新生代文明小记者团课,上几节课后,他们就要拿起照相机去捕捉小区里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了。
来这里上小记者培训课的,一共有23名孩子,有将近一半的孩子来自外地,为了让这些孩子能更快融入本地生活,社区在班里还吸收了宁波孩子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
丰富的暑期活动从7月7日就开锣了,记者统计了一下,活动从暑假一开始直到暑假结束,有定向寻宝、大地画比赛、礼仪小标兵、交通安全知识课等多项内容,活动地点主要在社区,孩子不出远门就能体会学习和游戏的乐趣。
育才社区周海云书记告诉记者,育才社区是一个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小区,小区共有居民4000多户,光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就有1000多户,占到四分之一,处理好外来务工者与本地居民的关系,成了工作的重点。从工作中,她了解到,这些外来务工者很多都长期居住在这里,有的甚至居住超过十年,已经开始融入了宁波人的生活,社区里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班的时候,想到的是如何让他们的孩子和本地孩子更好地融合,所以特意让本地孩子和外地孩子一起参加培训,让他们成为好朋友。
(宁波晚报记者 袁妙飞 白蓓 通讯员 陈张坤 许波 许佳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