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两个月前,位于余姚的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率先实现与两家银行系统对接,对交易商交给市场的保证金进行适时监管。市场与银行系统对接,意味着第三方存管系统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市率先在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的监管中取得突破,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浙江塑料城的市场总裁朱金祥告诉记者:“新监管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市场和银行分别为每位交易商建立独立的交易管理账户和银行资金存管明细账户,以用于记录交易资金变动情况,并一一对应,实现市场和银行系统自动对账。银行通过建立资金存管账户总分核对、限制存管账户资金划付功能等机制,杜绝挪用客户资金的可能性。新系统运行后,大大稳定繁荣了市场。近期,塑料城网上市场的交易额比第三方存管系统运行前增加了12%左右。”
目前全国大宗商品场外交易平台有700余家,其中有200多家拥有“电子盘”。此种交易平台多以大宗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为交易品种,设立多空头标准化合约,收取保证金,采用集中竞价、匿名交易、电子撮合的交易方式,和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的期货交易非常类似。此类市场交易所涉及的资金在数万亿元左右,如果缺少有效的资金监管,则会带来客户交易资金被挪用的风险。
据了解,我市目前开设有四家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涉及到塑料、化工原料、钢材等。仅去年的交易额就达800亿元。宁波银监局结合本地实际,从严从速开展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安全保障工作,经过各方努力,该项工作以中远期交易客户保证金实行第三方存管为突破口,使市场监管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三方存管”是指商品交易市场将客户保证金存放在指定的商业银行,并以每个客户名义单独立户管理,商业银行负责资金存取,发挥第三方监督作用,以保障资金安全为目的资金管理模式。在深入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和有关银行调研的基础上,并借鉴证券交易保证金第三方存管成功经验,宁波银监局按照“不改变交易规则,不限制存管银行,客户自主管理账户,系统自动审核,市场不掌控资金出入”的原则,拟定了《宁波市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暂行办法》。光大银行宁波分行、宁波银行等按照《办法》要求成功开发了资金第三方存管系统,该系统具有账户管理、客户出入金管理、即时短信通知、信息查询、对账及调账、监督核查、密钥交换、系统维护等20余项功能,并与市场交易核心系统实现了实时对接。
“新系统运行后,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参与试行第三方存管的客户,其保证金账户管理、出入金方式、保证金核对等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使资金被挪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也减少了个别交易商投机炒作的风险,有力地保证了客户资金的交易安全。对此,我们持非常欢迎的态度。”长期从事塑料交易的余姚市三强塑化公司的总经理周珂告诉记者。
宁波银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对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进一步强化监管,力争在我市全面推广实施保证金第三方存管制度。
宁波日报记者杨绪忠 通讯员邬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