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求职公寓对于入住者有严格的规定。象牙客青年公寓在宣传单上就有明确规定:入住者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入住时除了提供身份证外,还必须提供学生证或者大学毕业证。
记者以租房者的身份致电了多家求职公寓,称学生证忘在老家了,问是否能入住,得到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象牙客青年公寓的经营者苗先生说:“这样相对安全一些。”
苗先生会在周末、节假日组织一些活动,大家一起去外面打打篮球什么的。对于求职公寓,苗先生颇有研究。“国外类似的公寓很普遍。大学生进入社会,不应该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大家住在一起相互交流交流,是很有好处的。对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求职公寓是个挺好的缓冲平台。”
不过公寓毕竟不是家,像徐先生这样的“长客”毕竟不多。“有条件了我就会搬出去。不过我一定会怀念住在这里的时光,这会是一段很难忘的回忆。”对很多人来说,求职公寓是人生路上一个小小的驿站,条件比较艰苦,却有着激情、憧憬和小小温暖。
质疑:是旅社还是出租房?
大学生求职公寓,究竟是旅社还是出租房?这是一个相当模糊或者经营者故意模糊的概念。
求职公寓虽然规模不大,但从经营模式来看,它应该归属于旅社,必须到工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并纳税。旅社属特种行业,还要到公安机关申领开业审批表,经检查符合安全条件的,发给《特种行业许可证》,才能准许开业。
而记者近日走访的一些求职公寓,大部分都没有相关的执照。一位经营者告诉记者,求职公寓盈利微薄,如果要办理相关手续,那就很难经营下去了。
安全问题也是求职公寓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一般宾馆旅社的身份证登记系统和警方是联网的,但求职公寓没有这一功能,所以我们无法对求职公寓入住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实。”一位警方人士表示。
此外,记者发现,绝大多数求职公寓都没有消防设施,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这类公寓社会需求量很大。我们希望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能加入,开办一些规范化的求职公寓,让人住得更加安心。”这是很多“房客”的共同心声。
(宁波晚报记者 李锋 实习生 鲁冠芬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