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海上小小哨所里的“火眼金睛”守卫一方安宁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08-01 13:16:11

  中国宁波网讯 鄞州区瞻岐镇海边有一座荒屿山,山上有一座小小的哨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建立民兵哨所以来,哨所民兵日夜驻守在这片沿海,多次及时发现、处置重要情况,三次参加省军区组织的哨所比武分获前三名,被誉为“东海民兵第一哨”。在八一建军节来临前,记者来到这个民兵哨所,走近这一群被海风吹得黝黑的哨兵。

  “火眼金睛”

  荒屿山民兵哨所在一片标准海塘对面,与以往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堡垒式建筑不同,这座哨所是一幢各种设施齐备的白色三层楼房。

  哨所的一楼是民兵的寝室、餐厅和厨房,二楼是大型的视频监控站,副哨长何银达说,平时有5个哨兵在这里轮流值守,24小时观察、监控并报告当日海上、空中和沿岸发生的情况。

  三楼是被哨兵们称为战斗岗位的观察室,观测哨位上配备了照明灯、望远镜和对讲机等设备。背靠巍巍大山,怀抱滔滔东海,透过360度的玻璃圆窗,浩波千里的象山港横陈眼前,望着起伏的海浪,顿感气势磅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给滨海开发建设让道,这个为当地服务了20多年的哨所已经暂停使用,现在哨兵们已经搬到了临时哨所里工作。临时哨所在旁边的荒屿山上。何银达指了指楼房外围已经拆除一大半的雷达,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留恋,但又充满希翼地说,“三个月后,新的哨所会重新造好,我们还会搬回来的,肯定会比现在更好。”

  临时哨所建在60多米高的荒屿山上。记者跟着哨兵们拾级而上,一名哨兵告诉记者,临时哨所的所在地曾经驻扎过解放舟山的队伍,有着光荣的历史。这里的生活条件比山下更艰苦。每天的流程也几乎都是一成不变,早上6:30起床,出操、吃完早饭后是观测任务,下午照例是观测、训练,唯一的娱乐生活就是看电视。

  海上“守护神”

  现在哨所的5个哨兵,他们都有在部队当兵的经历。退伍后,他们本可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的人退役后被多家当地的企业争着聘用,但凭着对军人的深厚感情,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来到这里。

  尽管哨所远离闹市,生活条件与镇上相去甚远,但无论是在这里一干就是10年的何银达、张仁华,还是李超锋、陆成彪这样刚入队伍的毛头小伙,或者是曾担任过村干部的朱达,他们都在哨位上守着寂寞让岁月悄悄地流走。

  这几个哨兵都已成家,为了站岗放哨,他们不得不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用坚定的信念坚守着自己的哨位。

  哨兵张仁华有个刚满4岁的女儿,平时都是爱人照顾孩子。“我一步也走不开,可爱人工作也很忙,有时候忍不住会对我抱怨。”对于妻子和孩子,这个壮汉子的心中满是歉意,“虽然我是一名称职的哨兵,却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去年冬天,外面风雨交加,张仁华的女儿感冒发高烧。正在执行观测任务的张仁华接到妻子电话后犹豫了半天,最后硬是狠狠心让妻子一个人送女儿去医院。

  副哨长何银达的儿子今年10岁,他告诉记者,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与哨所和大海为伴,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团聚,陪孩子学习游玩的时间更是用手指都数得过来。

  除了完成海面监测任务外,哨员们还成了当地老百姓和外来渔船的“守护神”,光是每年救起的跳海轻生者就有不少。

  去年9月的一天下午,两名哨兵在望远镜中观测到黄牛礁以外的海域上,一艘渔轮侧翻沉没,哨员们立刻打电话向当地的人武部门汇报。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最终船上的船员全部获救。

     宁波晚报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江天宇 邹建军 徐永晋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