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晓庄。(严 龙 摄)
前天上午,“与新中国同步——奉化籍摄影家晓庄从影60年回顾展”在奉化溪口开幕,展出的80件作品定格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作者是奉化籍女摄影家晓庄。前天记者在溪口采访了这位满头银丝的77岁老人。
晓庄出生于奉化,16岁参军离开家乡后就很少回来,不过她一直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家乡的记忆更多的是曹村乡间的景物,她感慨地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真的没想到在离乡60年后能回来举办摄影展,非常感谢家乡能让我以摄影展的形式回报父老乡亲。”
晓庄的摄影作品记载的多是“一个国家过往的印痕,是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也是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曾有摄影评论家说:“她的作品就是一部史诗,我从没见到过如此完整、系统、细腻地记录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生活状况的照片……它们既是完美的艺术品,又是珍贵的史料。”
晓庄19岁就转业到《新华日报》担任摄影记者,57岁时又担任摄影艺术杂志《光与影》的主编和江苏人民出版社摄影组组长,算起来,今年是她从事摄影工作60周年。回忆自己的光影生涯,她说起了最紧张的一次经历:“那是1968年12月南京长江大桥通车时,当时由于摄影设备的局限,无法将火车、汽车和轮船拍在一张照片里。为了寻找有利拍摄位置,我与其他摄影师一起爬绳梯上桥头堡,绳梯软晃晃的,我一只脚忽然踩空了,幸亏后面友人拉了一把,不然我就掉下去了。”
60岁时,晓庄曾带领一群摄影家三次前往三峡,记录那片即将从人们视线中消失的神秘风光,出版了《中国三峡》画册。这些年,她四处采风,还学会了上网,能熟练地处理图片。她对记者说,“一拿起相机,我就忘了自己的年龄,忘了自己因车祸受伤的腿,我不会放弃拍照,因为摄影是我一生追求的事业。”
宁波日报记者陈朝霞 奉化记者站徐猛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