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高温酷热 一线工作者仍日在烈日下坚守岗位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8-04 07:49:55

宁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3标段的工人在进行“底笼”的焊接。  (王 泓 摄)  

  高速建设者:休息学习两不误

  “快、 快,快,把他扶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冷水敷头部降温,给他喝盐温水”。四五个务工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为农民工小姬开展中暑“自救”,救助手法娴熟,一点也不亚于救护专业人员。

  按照规定,温度在37℃以上,工地不能施工。12时,在中铁四局二公司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工地现场,工人一边喝着绿豆汤,一边听着后勤人员关于防暑降温的讲座,上述场景是一场中暑演练。

  项目经理洪克林说,中铁四局绕城公路项目有600余名工人,在长达 2.6公里的作业线上施工,只有工人自己掌握了防暑知识和处理方法,能自我保护、自我预防、开展自救,才是真情关爱他们的最有效办法。

  为了减少暑季的影响,项目部对施工时间作了调整,避开中午高温,利用早晨和下午3时后的时间加班加点,避免工人中暑意外的发生。

  笔者在驻地看到,工地临时活动板房和项目驻地生活区安装空调50余台,工人已搬进了“空调房”。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随处可见。工地现场24小时保证供应茶水、绿豆汤、瓜果等。

  送气工:电话一响就出发

  下午2时半,毒辣的阳光让街头很少能见到行人。此时,兴光煤气莲桥送气站又有用户打电话进来要求送气。送气班班长王诗武欣然接过任务:“两瓶送到月湖西区的马衙街,两瓶送到偃月街,四瓶气正好一起送。”

  在车后架挂上4瓶各30多公斤重的液化气钢瓶后,王诗武顶着烈日出发了。5分钟后,王诗武到了马衙街的住户家里。此时,两个钢瓶已被烈日烤得火烫,手一触碰就觉得热辣辣的疼。王诗武却轻松地把两个钢瓶放到了肩上。“别看单位工作服长袖长裤看着热,其实有不少好处的,防静电,还防晒伤烫伤。”

  在家等待的朱阿姨看到王诗武满头汗水,赶紧递上一块毛巾,接着又送上了一杯白开水。

  15分钟后,王诗武送完煤气回到站里,洗了把脸后一口气喝完了一大碗绿豆汤。“公司每天会为我们准备避暑饮品,而且还发了高温补贴,并叮嘱我们要注意休息,避免中暑。”他说。

  王诗武来自安徽,从1999年起就一直在兴光公司送瓶装煤气。他告诉记者,最近几年,用瓶装煤气的市民已经越来越少了。以前,每天要送70多瓶。现在,一天也就35瓶。送气最远的地方一般半小时能回来,近点的三五分钟。“我每天要骑行20多公里,上下阶梯也有1000多级吧。”他乐呵呵地说。

    宁波日报记者 包凌雁 冯瑄 秦羽 王岚 通讯员 宋晓睿 黄 备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