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体验农家生活
吃过午饭,“一元慈善家”们跟着当地的小伙伴,分成五组到对方家庭实地体验农家生活。
陈逸寒、崔涵、毛辰祎等几个宁波孩子背着竹篓,跟着当地小伙伴杜节会来到田野。在熟悉哪些草是可以用来做猪食的以及怎样用镰刀后,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第一次有了割猪草、喂猪的难忘经历。而这些事是杜节会小朋友每天放学后必做的。其他几组孩子则学着做“荞巴巴”、“荞麦粉”等当地一些食物。
昨天,刚好是“一元慈善家”贾思宁的生日,她是昨天晕车最严重的一个,和她结对的当地女孩李娜热情地邀请她去家里休息。在聊天时,大家得知李娜也是当天生日,于是在李娜家举行了一个特别的农家生日会,吸引了众多村里的孩子参与,农家小院里充满了浓浓的情意。
幸运星换回红土
这一次,“一元慈善家”们还带来了礼物赠送给每个结对的云南小朋友。购买这些礼物,孩子们用的可都是自己参加公益活动得来的酬劳。除了文具和书籍外,还有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江北中心小学的王诗涵带来了她和小伙伴自己绘制的19把扇子,小朋友们在扇子上画了“荷塘月色”、“鸟语花香”、“梅花香自苦寒来”……15名“一元慈善家”每人还亲手制作了一瓶幸运星,每一颗幸运星里面都包裹着一位宁波市民的祝福话语,寄托着宁波人对云南东川小朋友的温暖期许。昨天,孩子们一起将各自的幸运星倒到一个大瓶子里,送给红土地镇中心学校的校长,请他转交给全体学生。
剩下的这些空瓶子怎么利用?小慈善家们有个独特的想法:把当地的红泥土装进瓶子带回宁波。
远方的朋友多联系
云南的小朋友当天也非常高兴,他们集体用一首朗诵诗赠予来自宁波的客人,几个小朋友还上山挖来名贵的草药,回赠给来自远方的小客人。两地的小朋友都留下了彼此的联系方式。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下午4点,告别红土地的小伙伴,“一元慈善家”们唱着一曲《明天会更好》,踏上了返回昆明长达6个小时的路途。经过一天的体验,孩子们明显很累,但很快乐,因为他们觉得收获很多。
和本报合作开展“一元慈善家,爱心连云南”大型暑假活动的必胜客所属的百胜餐饮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次真实的接触,小朋友对“积小善、成大业”会更有感触,慈善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而慈善事业贵在长期与坚持。希望通过“捐一元活动”,号召全社会重视慈善意识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互相帮助,让城里的孩子更懂得珍惜与感恩。
(宁波晚报记者 王景波 发自云南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