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北仑锡器制作技艺 那一种独特光泽历久长新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0-08-15 09:58:05

贺信华在加工一个锡壶。

贺信华家中陈列着许多精美的锡器,都是他的心血之作。

锡制烛台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30)

  传承人

  你找不出一模一样的两件东西,这就是手工制作的魅力

  中国宁波网讯 前几日,到北仑新碶。锡器制作的代表性传承人贺信华,在大太阳底下,带着我们绕过曲曲折折的小巷,来到了他的家中。那是一栋简单而舒适的二层小楼,走进宽敞的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橱柜里放得满满的锡器。各式各样的锡制茶壶、酒壶、罐子,虽不如银器精致铮亮,但做工也十分讲究,器物上的纹饰雕得非常精巧,有清雅的梅兰竹菊,有富丽堂皇的龙凤。小心翼翼地拿一个在手里,沉甸甸的,比想象中要重很多。

  看到我们爱不释手的样子,贺信华自豪地说:“这些东西都是我做的,有些已经是30多年前的旧物了!”贺信华的这门手艺是家传的。1919年,他的父亲贺桂生在新碶老街开出了贺仁泰锡业店,是新碶老街独一无二的手工锡艺作坊。民国时期,贺桂生曾被邀请到阿育王寺与他人合作制作八仙台大香炉,高1.5米,重1500公斤,高大威武。家族传承中一般传男不传女,贺信华和弟弟贺利华1968年开始跟父亲学艺。那段日子,贺信华的印象很深刻。一开始,他只不过给父亲打打下手,等到三四年后时机成熟,父亲才把全部手艺传授给了他。于是,锡器制作成了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事业。在外人看来枯燥的制作过程中,他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一件件精巧的器物在他手中呈现,他的技艺也日趋成熟。他的名气在四邻八舍间传了开去,很多人慕名而来,定制锡器用品,比如烛台,比如锡盂。

  “到现在我60岁了,依然还闲不住,忍不住手痒,就做做小玩意!”他笑着说,“还别说,现在做出来的酒壶,同样刻的是梅兰竹菊,与30年前为结婚制作的那个酒壶就有所区别,几乎每做一次,就会有所改良,这就是手工制作的魅力吧!你找不出一模一样的两件东西!”

  历史源流

  锡器制品,曾经是相当时髦的陪嫁物

  北仑的锡器制作,有悠久的历史源流。相传东汉时,佛教就已传入北仑境内。当地居民有拜佛诵经、梵音化箔之宗教习俗。烛台、香炉不仅庵堂寺院有,家家户户也必备。连女儿出嫁也须配上一副龙凤烛台。

  同时,本地居民对老酒(即黄酒)情有独钟,渔民、盐民、农民劳动强度大,一天劳作下来,饮上几盅老酒得以忘却疲劳。客人来了更要倒一壶酒。每逢做羹饭,烛台也须摆上一壶酒,以供祖先享用。婚丧红白事所备酒席,每一桌须备一把酒壶。为此酒壶的使用价值大为提升。清代至民国,姑娘出嫁,娘家都要陪嫁一套锡器生活用具,如锡茶壶、锡酒壶、锡瓶饭盂、锡花瓶、锡盆等,稍富裕的人家更是讲究,锡瓶饭盂四至八只,供桌上的油灯、烛台、香炉、弥勒佛,一应俱全。陪嫁越多,越显身价和富贵。锡器成了当时相当时髦的陪嫁物。

  有了需求,锡器制作这一行也就兴盛起来。十九世纪末,就有本地人去绍兴、莱芜等地拜师学锡器制造工艺。二十世纪初,宁波三福庆巷虞瑞泰锡业店就是新碶人所开。开办于1919年的贺仁泰锡业店,是新碶老街独一无二的手工锡艺作坊。店主贺桂生(1903年~1984年)得虞瑞泰锡业店师傅真传,在当地颇有名气。他从11岁拜师学艺,到80岁时还操作不辍,运用錾刀雕刻仍得心应手。

  制作技艺

  用线条的曲直、张弛、强弱等变化,给人以乐感和神韵

  锡器制作是旧时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利用原料锡熔点低,容易制成各种容器的特点。锡制品的特征是其独有的灰银色,易于焊接,平和柔滑,保持高贵典雅、历久长新的光泽。

  锡器造型上讲究紧凑、简约玲珑,收放自然,比例协调。通过造型、装饰、质地肌理等艺术手段来体现作品的韵味和意蕴。造型的气韵体现在形体的大小、方圆、俯仰、收放;体现在线条的曲直、张弛、缓急、长短、强弱等变化上,给人以乐感和神韵。打锡器系纯手工制作,本地锡器品种大致分为二类:第一类是祭祀用品——如烛台、香炉等;另一类是生活用品,应用十分广泛,如酒壶、锡茶壶、锡瓶饭盂、化妆盒等。

  锡器制作的工艺流程说难也不算难,无非有六七道工序:熔化锡条;浇铸锡板;取料,制作烛台,形状坯子用模子铸出来,再用锤子刮子凿、敲打,制作锡盂、酒壶、香炉完全靠手工制作;焊接;刮亮;以及刻花,就是刻上梅兰竹菊、水仙花、蜻蜓等图案。可说容易却也有很多讲究,比如器皿凹凸全靠技术,掌握得好器皿就精致、细巧;刮刀运用技术很讲究,用得好,制作的器具就亮度足,甚至可以达到不锈钢的亮度;刻花,则完全看师傅的美术功底以及创造力了。

  不同的作品,所耗费的时间也大不相同。制作锡制酒壶算是比较简单,一般须一天半时间,而制作一对龙凤烛台则须一星期左右。

  如今,随着工业原料的日益丰富,人们对锡器的需求逐步减少,传统的锡器作坊在北仑新碶已非常稀少。贺信华、贺利华兄弟1968年学艺,直至现在,已无其他传承人,此项技艺面临失传。

  我们自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传统技艺失传,于是,当地政府把它列入非遗重点内容进行重点保护,北仑区文化馆积极开展传承人培养工作,搜集整理和记录非遗有关工艺流程等,今年,锡器制作技艺还被列入市、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能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把这项技艺流传下去。

  联谊台

  本报8月8日A11版刊登了《“甬上古戏台”画上圆满句号》后,许多热心读者致电本报,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一位施老先生表示,古戏台从第一期开始,他就做了有意识的“收藏工作”,每一期他都认认真真地读完然后积攒下来,到现在已经是厚厚的一叠了。除此之外,“宁波读本”曾经做过的古桥系列、甬城街巷系列等等,他都一期不漏地收集了。而他这样做的理由,也令记者十分感动,他说,他有些孙辈如今在外地读书或工作,到再下一代,也许对自己的家乡——宁波,所拥有的深厚文化积淀都不太清楚了。所以,他要做一份剪报,留给自己的孙子、曾孙子看,也是作为一份文化大餐送给他们,让他们为自己的家乡而自豪。

  在这里,也感谢许许多多一如既往支持“宁波读本·人文版”的读者朋友,请大家积极提供素材、线索,也给我们多提意见和建议。

  东南商报记者 张落雁 实习生 徐罗铮 通讯员 朱伟/文

  东南商报记者 王鹏/摄

【编辑:吕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