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村民理财小组作用大 宁波余姚管好农村“三资”
稿源: 《浙江日报》  | 2010-08-16 10:17:11

  占地1000平方米的银河宾馆是宁波余姚市阳明街道二高村的集体资产,虽然紧挨市中心,但前几年银河宾馆的年租金只有3万元,远低于市场价,村民意见很大。最近,这家宾馆被村里收回重新改造出租,年租金涨到42万元,成了村级收入的“高产田”。

  “村里10年前就没有了土地资源,现在最大的资产就是3万平方米集体出租房。但是像银河宾馆地块一样,以前村里很多厂房不用招投标就能随意出租,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村党支部书记韩永梓惋惜地说。而这一现象,在余姚市整合农村“三资”管理职能后,得到了彻底改变。

  村级资金、资产和资源是农村的老家底,俗称农村“三资”,其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很难有一本明白账,不少资产来无影、去无踪,百姓更不清楚有多少家底。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越来越活跃,账目管理愈加复杂,引发不少干群矛盾,影响农村发展与稳定。

  “糊涂账要变明白账,就得整合各方力量,健全组织体系,使账本公开透明。”余姚市纪委书记郑一平介绍说。去年开始,该市成立12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村级“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成立监管中心,强化日常监管。每个村还建立农村理财小组,监督账目。

  农村物业资产出租、土地资源流转和旧村改造等“跑、冒、滴、漏”现象,是“三资”管理重点。最近,余姚兰江街道公布报表,截至今年7月,13个村追回因管理不善而流失的农村集体“三资”占总资产的17%,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村全年的项目经费。

  管好集体资产,关键是还权于民。在余姚农村,村民理财小组权力很大,有他们签字,村干部才能报销开支。每月20日,马渚镇沿山村村民汪志江就忙开了,他是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得仔细核对上月财务开支,对可疑账单向村干部质询,不肯轻易放行。他说:“账目由我们把关,村民更放心了。”

  管好家底,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沿山村经济较弱,为充分开发村里最大的资源——农副产品,村里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资产不涨就缩水,老账本理清了,资金就能集中起来发展生产。”村党委书记王水源说,村里投入150万元建成农家乐,今年集体收入达500万元,是原来的3倍多。村里有了资金,道路修筑一新,农民参加医疗保险,受益匪浅。

  在余姚,过去村资产、资源处理只需村委会主任点头的现象不见了,去年余姚市共清理各种暂领垫支款、白条借欠条抵库1140万元,收回压缩各类应收款1.4亿元,因“三资”问题违法乱纪的村干部明显减少。(陈醉)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