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知青博物馆 定格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0-08-22 10:04:15

当年的宣传画和各种证件,都是珍贵的纪念物。

脸盆上写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宁波知青李信国的半身塑像,背后有段动人的故事。

  中国宁波网讯 这满壁的画作,多数反映的都是当年知青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勾起知青们回忆万千。

  甬上博物馆之旅

  地址:鄞县大道横街段1699号

  交通:公交631、630、108路可到

  开馆时间:上午9∶00~晚上10∶00(每周一休馆)

  门票:免费

  知青博物馆挺不好找的,绕过几道弯,爬过一道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壮阔的水库,透明纯净的水在炎炎烈日之下,愈发显得轻盈凉爽。在茫茫水色与一脉青山的美丽背景中,有一排别致、简洁的二层小楼,恍如洁白的游轮,徜徉在碧海蓝天之中。

  博物馆的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左右,主要区域为综合区、实景区和分展区三部分。综合区由序厅、书画厅与群英厅组成。实景区是江南、东北和新疆三个地域的知青居住点场景。分展区共分八个展厅,用图片、资料和实物记录了知青从启程到回城的整个历程。其中实物最多的第六展厅,一进去就让人感觉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曾经的知青们如果来到这里,很难不被感染感动,就像博物馆内写的一段话:为什么我们总是饱含泪水,因为我们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爱这个人民。我们这代人青春无悔,因为在那洒下泪水与热血的土地上,我们已欣慰地感受到与时俱进中跳动的脉搏。那段难忘的情感交融,随着历史的沧桑与星移斗换的岁月履痕,至今仍使我们无法割舍……

  馆藏丰富

  一件件展品 都是难舍回忆

  从开馆至今,博物馆已向知青征集3000多件馆藏物品,包括实物800余件:欢送上火车的战前留影、御寒的军大衣、褪色的军帽和拎包背袋、饱经风霜的旅行袋、陈旧的搪瓷杯……这些伴随知青走过难忘岁月的见证物,都生动地叙述着那个年代的故事,都蕴藏着知青们的悲与喜、留恋与回忆。

  “知青的家”

  实景厅里大多数的展品都来源于宁波知青邬毛银,他1965年下放到鄞州姜山走马塘,从此便扎根于农村,在1974年曾被评为“宁波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他从一张竹榻起家,逐渐添置农具、家具,还在那里娶了妻子。展厅里的实物几乎全都是邬毛银当农民时使用过的器具,包括风箱、水车,以及各种农具等,而这也是当年很多知青在江南农村插队时用过的家当。

  一尊半身塑像

  在综合区的群英厅里,一尊半身塑像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宁波知青李信国。李信国和王国军的生死兄弟情令人动容,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宁波知青的精神。

  20多年前,如今的余姚民营企业家王国军身患重病,独自在异乡山西的一个小镇治病,屋漏偏逢连夜雨,所带费用竟被偷个精光。他的处境引起了素昧平生的宁波知青李信国的关注。他无私伸出援手,帮助王国军解了燃眉之急,使其战胜了疾病,对人生重燃了希望。20多年后,当王国军有能力回报恩人时,李信国却已病故。王国军在李信国生前工作过的矿区设立了“李信国教育基金”,把李信国施予他的关爱,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一面锦旗

  这面锦旗,很不起眼,可它背后的故事同样动人。宁波知青李云飞在黑龙江插队的时候,曾献血给当地的一位老大娘,挽救了她的生命。2004年,知青回访黑龙江,李云飞重新回到了那片曾经深深眷恋的土地,大娘的儿子献上了一面红艳艳的锦旗,上书“当年献血救母命,今日重逢情更浓”。

  办馆不易

  一份份热忱 都是坚持动力

  知青博物馆的馆长叶亦通为何会萌发建造这座博物馆的念头?没有房子,没有资金,又如何能建起一座博物馆?说起其中的曲折,叶亦通感慨万分。

  2004年,他随宁波知青专列重返当年插队的北大荒,重回阔别多年的土地,知青们的激动之情难以表述,曾经难以忘怀的一幕幕都在大伙的脑海里回荡。回来后,许多知青提出,能不能有一个地方,可以让大家经常聚一聚,共同回忆曾经的过往,还想把自己家里珍藏着插队时曾用过的物品拿出来,放到一个地方展览。“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不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于是,建立一座知青博物馆的念头就萌发了。”叶馆长说。

  可说说容易,真要做起来却很难。缺地方、缺资金,一座博物馆如何凭空拔地而起?为了能实现知青们共同的理想,他开始了漫长的筹建之路,到处碰壁之后,他突然想到自己的老家鄞州章水镇大皎村,他的亲戚、台胞徐永大先生在那里有处闲置着的私产。商谈之后,徐先生决定把这幢房子无偿提供给他作为博物馆。

  有了地方,馆藏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的征集,宁波的知青们,甚至杭州、上海的知青,都积极捐献自己用过的物品。别看这些东西不起眼,可都是大家的一片心哪。“还记得一位宁波大学的老师,曾在黑龙江插队十年,得知博物馆征集物品后,骑着自行车把珍藏在自己家里30多年的被褥包裹送了过来!”就是这样一件件积少成多,累积收集到各类图片资料3000张,实物800多件。

  到现在为止,博物馆的资金依然很紧张,有些知青哪怕很困难,也要伸出援助之手,为博物馆添砖加瓦。叶馆长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邵先生,今年5月,他拖着病体,带着妻子一起来到博物馆细细观看那些资料实物,还在老照片上找到了昔日的战友。临走之前,他捐了200元钱,要知道他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一个多月前,他去世了,闭上眼睛前,还嘱咐妻子带话给我,说希望这个博物馆能够继续办下去!他的妻子也表示愿意做个志愿者,为博物馆出份力!”正是有这些热心真诚的朋友们,知青博物馆才能一天天坚持下去,述说知青们难忘的历史。

  链接

  知青

  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为止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

  全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在1200万至1800万名之间。

  宁波曾有近6万名知青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有的远赴北大荒、新疆等地,有的到周边支农,度过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东南商报记者 张落雁/文 王鹏/摄

【编辑:吕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