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药行街主要经营的是中药材,街名因此而得。它东连灵桥,称为“灵桥门”,西与开明街丁立,称为“三法卿”,是宁波市比较繁华的商业要地。街南北有石板巷、大来弄、沙井弄、碶闸街,对面的“护城巷”是农民卖家畜的集散地,所以也叫“鸡、鹅、鸭弄”;碶闸街北段与药行街交会处是全市铁匠铺集中的地方,发出响亮的敲打声所以叫“叮打桥”。这几条幽深的小道通向其他街道。沿街大部分是二到三层砖木结构连体排屋,其中也杂有一些墙门。
东段街口有“大同”、“大有”南货铺,“赵大有”糕团店,以及一些小商小贩聚集的商业小店,是最热闹的地方。著名的药行有“寿全斋”、“大乙斋”、“全生堂”等。木器店也很多,较大的有“坤记”、“祥记”、“文元”、“瑞和”、“万泰”等。其余的是小木作坊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小店。我爷爷在这里开过一家玻璃店。解放前虽然是主要的商业街,也显得冷冷清清,街衢比较狭窄,房屋低矮破旧。
解放后,药行街上种了行道树,因为街道狭窄,两侧梧桐树叶连在一起形成了“树洞”,千米街道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
夏天的傍晚,家家户户搬出桌椅板凳,在自家的门口吃饭,给小孩洗澡。小孩子们到处乱窜疯玩,差不多有半条街的小伙伴都相互认识,吃饭了大人们会亮着嗓门大喊自己孩子。夜幕降临后,耐不住热浪,家家户户在门口捏着蒲扇纳凉,拿出长凳铺板睡觉,这时候整条街犹如一个大杂院,甚至延伸到灵桥上面,铺一条草席,拿一条小板凳度过夏夜。这时在昏暗路灯下会出现挑着担子敲着竹筒叫卖馄饨、汤果的小贩。
那时没有自来水,吃水只靠天落水,所以家家有口“七石缸”。洗涤都是用井水,幸好我家隔壁李家墙门有一口井,邻居们都去提水,人去多了把人家地弄湿了,大家不好意思就到后面“君子街”、“东洋井”去摇水用,或是到河埠头去漂洗。
现在的药行街除了方向没变,几乎什么都变了,昔日的药行街痕迹已荡然无存,只能留在一些老宁波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