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一大早,横溪栎斜社区卫生服务站来了十多名前来看病的村民。自从去年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了大学生村医,生个病,他们不用出村就能把病看好。
“大学生村医是阿拉的新赤脚医生。”一名正在看病的村民告诉记者,栎斜村离最近的医院约半小时路程,大学生村医进村后,看病确实方便多了。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里,大学生村医应波和吴素维正忙着。“这段时间天热,患感冒的人多。”应波告诉晚报记者。
应波在大学里学的是中西医结合技术,毕业后跟着国家级名中医黄志强钻研中医医术,掌握不少良药偏方。他把绝活带到了农村。
也正是这些大学生村医,让农村的就医情况有了大的改观——鄞州区卫生局统计显示,目前,已有77.3%的门诊病人初诊选择在农村医疗机构就医,这比3年前提高了45个百分点。
事实上,像应波和吴素维这样的大学生村医,鄞州区已有194名,遍布全区各村。而这,还有更大的背景——最近3年,鄞州连续每年投入1000万元,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尽管农村医疗硬件好了许多,但是仅靠原有的“赤脚医生”,无法让农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要让农民在家门口看好病,关键是把好医生请进村。
于是,鄞州区近几年实施大学生村医计划,每年招聘一批医科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同时,选送一批大专生到医科大学委培。
横溪中心卫生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横溪一共有7名大学生村医,分布在横溪镇栎斜村、金峨村、大岙村、横溪村、道成岙村和上任村。他们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健康咨询、康复指导、计划免疫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
“我们村的大学生村医叫周玉蓉,经常上门来服务,不管多晚都随叫随到。看病也会考虑我们的经济状况,能开便宜的药就开便宜的药。”大岙村村民李老伯说。
大学生村医更像农民的健康“管家”,改变了不少农民的就医习惯。
张家漕村的吴玉英患有高血压,跟村里220多个同类患者一样,从不去医院检查,身体不适就吃些常用降压片。大学生村医赖黛黛发现后,挨个上门为患者检查换药,还告诉他们健康的饮食起居方式。几年下来,村民学会了自我保健,全村慢性病并发症发病率不到1%。
而为了能让大学生村医下得去,留得住,鄞州区卫生局为下村大学生腾出300个事业编制,区财政每人每年补助3.3万元至5.5万元,对到边远山区的大学生村医每人每月发放300元至500元的专项补助,这使得他们的收入不比城里医生差。不仅如此,区里还经常邀请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这吸引着更多的大学生村医到农村工作。(宁波晚报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章燕飞 陈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