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消费者办卡要慎重 “持卡族”当心被卡套牢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08-24 12:19:10

  中国宁波网讯 前几天,市民胡小姐给手机充话费,却被告知银行卡过期。胡小姐是一位铁杆“卡族”,平时带在身上的卡不下30张,她翻出包包给记者一一展示:银行储蓄卡、信用卡有10张,服装店的VIP卡就有8张,还有超市的会员卡、商场的VIP卡、饭店的打折卡、乘车的交通卡、药房的积分卡、甚至还有电影卡、美容卡、理发卡、游泳卡……胡小姐自己也吃了一惊,这么多卡,平时常用的却没有几张。“当时办的时候,是冲着优惠或者积分去的,之后几乎没有用过。即使用过的卡,也很少凭借积分去兑换礼品。”胡小姐表示,这些卡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实惠。

  VIP卡优惠不多,目的套牢顾客

  各类会员卡、VIP卡真的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吗?记者调查发现,品牌服装、化妆品和美容美发店等,还有一些新开张的快餐店、饰品店、面包店等发放的会员卡,可打折也可积分,目的是为了巩固消费人群,套牢顾客。

  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些卡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实惠,但好几百个积分才能换几元钱的小玩意儿,消费多次才能返还十几元钱,商家这些小恩小惠却牢牢地套住了消费者。甚至有时候,卡里还剩不少钱,商家却突然“蒸发”了,如果要追回卡里的钱,消费者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大多数人也就不了了之,所以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此外,还有一些商家推出VIP卡,称持卡者能打折,事实上没有卡的消费者照样能打折,所以这些卡有名无实,只是给了商家一个持卡人的个人信息,让商家方便向持卡人发送促销广告罢了。

  消费者应慎重办卡,小心“卡依赖”

  中国银联一份统计数字表明,今年跨行交易银行卡单次500元以下的小额消费交易笔数占到全部银行卡交易笔数的八成。这意味着人们日常生活支出越来越依赖银行卡。

  银行业人士表示,虽说持卡消费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关键不要形成对银行卡的依赖。毕竟现金还是主要的支付手段。对此,持卡族李女士认为,办卡时得好好想想这些卡自己是否真的用得着,而不是来者不拒。“还是坚信那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卡还是少办为好。”

  市消保委的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消费者在办理各种类型的消费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避免进入预付式消费陷阱。

  宁波晚报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江天宇

  相关新闻

  一个没有固定工作的人为啥能办这么多卡?

  9张信用卡透支60多万元

  一个没有固定工作的人为啥能办这么多卡?

  今年6月,江东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接到一家银行报案,2007年7月,46岁的象山人孙某向该行申请了一张信用卡,恶意透支。到今年5月为止,欠银行的钱本息合计高达12万,已经超过10个月没有归还。

  警方很快将孙抓住。“问他为什么要透支这么多钱?他说在外面欠了一百多万元的赌债,只好每天东躲西藏。”昨天,办案民警说,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孙某在宁波9家银行各办了一张信用卡,最高的透支额达到20万,有的还能提取现金,至案发时,他累计拖欠银行的本金就有60多万,这还不包括利息和滞纳金。

  一个没有固定工作的赌徒,为什么能办出这么多银行卡?

  警方分析了几方面原因:银行在发卡时存在巨大漏洞,在一些超市经常能看到办理信用卡的摊位,有些银行像推销商品似的在推销银行卡;在审核办卡人信息方面,银行把关不牢,没有实地走访,经常是打一个电话询问,埋下了隐患;还有就是代办信用卡的中介,只要办卡人提供身份证,交上一笔费用,中介就会帮你搞定一切办卡所需的证明,“在中介给孙某办出的假工作证明里,就号称他年收入超过百万元。”民警说。

  宁波晚报记者 沈之蓥  通讯员 冯永明 许炯君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