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叶文夫。(朱和风 摄)
用线条和色彩,构筑自己追求的外部世界,叶文夫总是以悲悯的情怀,用绘画来表达他对生存哲学的超常性思考和对生命体验的超常性表达。昨天,在霏霏细雨笼罩着的宁波美术馆二楼的平台上,我市著名画家叶文夫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创作经历。
叶文夫发丝细疏,但他精心地留着一头长发,圆圆的脸上眉目疏朗,让人感到他有点忧郁和悲悯的情怀。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使普通人及其生活成为叶文夫的主要创作对象;对人性的关注,成了贯穿他作品的主要线索。叶文夫去过贵州农村,后来又插队回到故乡慈溪鸣鹤,上山砍柴,下湖筑塘,那段寂寞和无助的生活,使他对人生的体悟更加深切。
也许对绘画有着与生俱来的爱好,叶文夫在当乡村电影放映员的同时,爱上了绘画。他用线条去构勒自己的想象。虽然他没有学院的背景,但他却有自己的治学之道,兼收并蓄。在沉醉于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画中,又心仪宋元,神往明清,写字临画,似痴似狂。因他缺少科班腔,鲜有思想的桎梏,用充溢的热情在线条和色彩中拿捏重组,追求属于自己的艺术梦境。
1991年,他破格进入中国美院高研班学习,从此开始潜心寻找自我表现的绘画语言,他很自然地投身于现代社会的结构中。生活的丰富多彩使他的作品具有悲欣交集的况味:一面是强烈的欢乐,一面是苍凉的悲伤感和忧患意识。如他的“苞谷系列”:《红苞谷》、《绿苞谷》、《黑苞谷》、《枯苞谷》。举起的饱满的苞谷与枯萎的苞谷叶,年轻欢颜的女子与年衰变形的老人像一种暗喻,这种对比流泻出难以言说的悲伤感。他建立在写实基础上的夸张变形更容易集中人的注意点从而有效地唤起共鸣,我们仿佛可以听到枯萎的苞谷叶在风中沙沙的声音,宛若伤情的歌吟。正是凭借着一系列充满着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的绘画作品,1994年,叶文夫得到了中国画艺委员会颁发的中国画家奖。
叶文夫的创作就像他作品中的表现一样,在出发中,又在回归中,他的画也总是在否定之否定中出发、回归,并不断地超越。由于他多年来坚持自学,所汲取的种种丰富的艺术元素,使他丰蕴充实,所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具有平民意识。在这次“坚守·回望”的叶文夫中国画展中,他的60件作品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好评,让人们感受到一个画家贴近生活所带来的真切逼人的艺术张力。叶文夫说:“艺术没有终点,如果有终点的话,终点就是新的起点!”
宁波日报记者 朱和风 通讯员 罗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