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人力资源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熙熙攘攘的求职人群中,外来务工人员要占一半以上,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并不是没有工作,而是想找更好的工作,尤其是在县(市)区举行的劳动力供需洽谈会上,已经就业但想跳槽的外来工要占近七成。外来工频繁跳槽为哪般?记者近期作了一个粗浅的调查。
河南小伙:半年换了3份活
来自河南的小王,到宁波快两年了,但总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至今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近日,他在劳动力洽谈会上遇到记者时,连说今年的活更难找,不是工资低就是工作环境不理想,看来还得打短工。
企业推出了这么多岗位,他又因为当过焊工而有一技之长,怎会找不到工作呢?这位26岁的河南小伙细细说起了他半年换了3份活的经历。他说,刚到宁波时,他进一家注塑机厂打工,不仅工作时间长,每天要干12个小时,而且工作环境差,尘土飞扬,刚出来透透气,就被车间主任盯上了,让抓紧干活。每月工资1000多元,除掉吃住,所剩无几。就这样干了不到两个月,向企业打了辞职报告。他干的第二份活是到市区的一家企业安装货梯,但工作地点在金华某工地,1500元工资包住。劳动强度大不说,还得自己做饭。只干了20多天,他就跑回了宁波。后来,他又到一家汽车配件厂当过焊工,工作地点也是在外地。待遇倒还可以,只是要做夜班。厂里实行的是计件工资,最低的每日能得五六十元,最高的可做到上百元。“但老板往往会找出一些理由来不让你拿高工资,有一天竟然被罚掉了50元。”小王一气之下就离开了企业。这一次他也只干了40天。
跳槽理由:单位不发加班费
小任和小陈在本市一家企业当电工,听说市人力资源市场星期天有招聘会,两人相约来找工作。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单位提供住宿,还有工作餐,按理说工作条件不错,为何还要找一份新工作呢?理由很简单:单位不发加班费。
“根据规定,平时加班可以拿1.5倍工资,但在我们单位却没有这一说,设备出了故障,不论是白天黑夜,当电工的都得随叫随到,超过工作时间就属义务劳动。”两位安徽小伙说,这样一算,他们平均日工作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单位不发一分钱的加班费,感到挺亏的,所以他们想找一家遵守劳动法的企业干干。
外出打工:不只是为了挣钱
“上世纪80年代,农民工刚刚在我国大规模出现时,他们外出就业的目的相对单纯——挣钱,因而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也相对较低。而新生代农民工对劳动权益的诉求向更高层次发展,就业选择不仅看重硬件——工资,更看重软件——福利待遇、工厂环境、企业声望乃至发展机会等。他们对劳动权益相对较高的主观诉求,既体现为当所在单位与自己的诉求存在一定差距时‘用脚投票’催发的高跳槽率上,又表现为对就业行业、就业岗位和单位正规程度的更高要求上。”全国总工会新鲜出炉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中的一段话,似乎为外来工频繁跳槽现象找到了答案。
宁波日报记者汤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