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木杆秤制作技艺:一杆木秤称量百年岁月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0-09-05 07:28:10

郑银娥做了40年的木杆秤,手艺令人信赖。

  尽管电子秤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郑银娥依然坚守着自家的木杆秤生意。这个小小的店面,倾注了全家太多的感情。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31)

  传承人

  “只要有一笔订单,我就会继续把木杆秤的生意经营下去”

  当60多岁的郑银娥亮出将近一人高的大杆秤时,那潇洒豪迈的姿态无人能及。“要不是现在腰不好,一杆称重150公斤的木杆秤,我一天就能做好。”郑银娥比划着说,“做一杆秤,最难的要数计算,比如称重150公斤的大秤,杆长155厘米,秤大头(秤首)直径4.5厘米;另一端为小头(秤尾),直径为3.8厘米。每支秤杆大头处有三个纽绳。外纽起档5公斤至35公斤,里纽起档35公斤至150公斤;大秤的砣重5千克,钩重240~250克;秤杆两端4厘米处,用铜皮包裹。秤杆刻度得用铅丝镶出……”噼里啪啦一串数字,听得记者有点发晕。

  此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杆秤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郑银娥,正守在她位于柴桥老街的秤店里。店面不大,几乎淹没在沿街琳琅满目的店铺中,周围的水果店、小餐馆、小百货商店人气都挺旺,若不注意,还真难发现这一家特别的小店。店里堆满了各种制作木杆秤的工具,以及各种规格的木杆秤,一溜烟地挂在墙壁上,令人惊叹。

  郑银娥告诉记者,这家店是她婆家的老产业。当年的“董复兴秤店”也算是百年老店了,然而在解放战争时期,命运多舛的老店经受了三次炸弹的袭击,几乎成为一片废墟。一直等到上世纪70年代,才在老的地址开起了新店,那时候是家国营店。

  郑银娥的娘家在白峰镇偏僻的山村,家人都是地道的农民,做梦也没想过开店经商。1968年,郑银娥经人介绍出嫁到柴桥,成了老字号“董复兴秤店”的大媳妇。从此耳濡目染的尽是大秤小秤,秤钩秤砣。她聪明好学,用很短的时间就学会了制作木杆秤的主要工序。

  上世纪80年代,郑银娥的丈夫不幸病故,由她挑起了家中大梁。2000年1月,她以儿子的姓名命名的“董明颖秤店”,在工商部门注册后挂牌营业。秤店三代传承,秤杆木质好不变形,秤纽、秤钩灵活准确,在柴桥老街又是独家经营,所以生意一直兴隆。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秤的出现,木杆秤的生意一落千丈。”郑银娥说,“但是只要有一单生意,我就会继续把木杆秤的生意经营下去。因为这家店铺,倾注了我们一家人太多的感情……”

  历史源流

  “不识秤花,难以当家”,木杆秤应用历史悠久,曾是民间必备的衡器

  古镇柴桥早在明清年代即已形成街市,农历“一六”大市、“三八”小市,老街长1335米,宽7~8米,拥有百年老店及老字号50多家。由于柴桥是原镇海江南地区商贸重镇,建国前商贾交易多用木制杆秤,从而衍生了百年老秤店“董复兴秤店”。

  木杆秤早在秦朝度量衡统一标准之时就开始在民间使用,到南北朝时已广泛应用。南朝画家张僧繇曾绘有《执杆图》传世。木杆秤按秤杆长短及秤砣大小分大、中、小三种型号,用铜盆替代秤钩的曰“铜盆秤”。大号杆秤一般可称重150公斤,最小的戥子秤只能称0.5公斤~1公斤,多用于中药房抓配中药。在电子秤面世之前,木制杆秤是农家必备的生活用品。尤其是高档戥子秤,用象牙做秤杆,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由于木杆秤应用范围广,其形状像龙,所以还有些人家视秤为吉祥之物,用于镇邪而供奉于正间堂内。

  以前,人们在教育孩子时常引用俗语“不识秤花,难以当家”。不过,在当前电子秤普及的情况下,木杆秤濒临失传,年轻一代大多不识秤花,不会使用。

  制作流程

  做秤最难的就是钉“秤花”,全凭手艺,需一气呵成

  制作木杆秤的整个流程,其实有许多的讲究。比如选材,得选用黄棕类的红木作为秤杆原料,其木质不易变形。然后,按秤的大、中、小规格用红木条制作秤杆。如150公斤的大秤,杆长为155厘米,秤杆的前端粗4.5厘米,末端粗3.8厘米。秤杆要求圆滑均匀,便于钉“秤花”。

  做秤最难也最重要的一道程序就是钉“秤花”:先在秤杆上从前端到末端划一条直线,然后按计量部门规定标准,在直线上钻小孔,在孔上插入细软铅丝,用钉秤特用的“快刀”割断铅丝,然后轻轻敲一下,便在秤杆上留下了“秤花”。此道工序全凭手艺,需一气呵成。

  之后,就得包铜皮,用紫铜片将秤的前端和末端包裹牢固,使其美观耐用。而后,配制秤铊、秤钩:秤砣、秤钩一般均由计量部门定点工厂生产。不同规格的秤,需选用不同型号的砣与钩。100公斤的秤:秤杆长147~148厘米,砣重3500克,秤钩重200克;75公斤的秤:秤杆长140厘米,砣重2500克,秤钩重180克;30公斤的秤:秤杆长100厘米,砣重1500克,秤钩重80克;15公斤的秤:秤杆长90厘米,砣重250克,秤钩重55克。只有严格按照规格,制作出来的木杆秤才精准。

  保护措施

  这一门独特的技艺不会淹没于历史的洪流中无迹可寻

  在电子秤面世后,木杆秤逐渐退出市场,在柴桥、郭巨、大碶等地已很难寻觅制作木杆秤的行家,就柴桥街而言,也仅此“董明颖秤店”一家。制秤手艺人大多退休,后继无人,若无有关部门支持,濒临失传。

  为此,北仑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从2008年起,每逢文化遗产日邀人在活动现场展示制秤技艺;传承人郑银娥曾多次应邀在小港、柴桥等“假日学校”讲授杆秤的悠久历史及制作技艺;2010年6月,“木杆秤制作技艺”作为扩展项目入选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后,还将扩建制秤店铺,招收学徒工2~3名;邀请质监、计量部门专家现场指导,并编写木杆秤传记等。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一门独特的技艺不会淹没于历史的洪流中无迹可寻……

  东南商报记者 张落雁 通讯员 朱伟/文 记者 王鹏/摄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