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房产证,黄色的学位证,绿色的健康证,蓝色的养狗证……各式各样的证书摞得像小山般高。方的、圆的、大的、小的,几百枚印章,上至国务院,下至村委会,装了几大箱。
8月31日中午,海曙警方在柳锦社区的一处暂住房内捣毁一个专门制售假证件的窝点,抓获一男一女两名开“夫妻店”的湖南籍嫌疑人,当场查获近一吨的制假材料和工具。
便衣民警直捣窝点
8月31日中午12时,记者跟随海曙公安分局南门派出所的便衣民警来到柳锦社区靠近萧甬铁路的一幢老式楼房前。
办案民警陈兢介绍,民警曾假扮客户与嫌疑人联系,进行了细致的外围侦查,最终确认这个制假证窝点就在该幢楼的203室。
12时15分,便衣民警破门而入,记者紧跟而上。房间是一室一厅架构,总面积约30平方米,屋里一对年轻的男女,男子正在客厅捆扎一摞新做好的假证,女子则坐在卧室西侧的台式电脑前,对扫描入电脑的假证件进行编辑。两人对警方的突然“造访”毫无准备,束手就擒。
记者看到,该窝点的客厅到处堆放着成箱的假证、印章,几乎让人无立足之地。卧室里,两张写字台并排摆放,5台打印机和一套扫描仪一字排开,其中打印机针式、喷墨、激光等,各种型号一应俱全。
记者从客厅西侧摆放的一个大纸箱里,随手抽出几本落款为“中山大学”的红色毕业证书,发现这几本证书封面质地比较挺括,里面还是空白的。
嫌疑人说:制假证是个“手艺活”
参与此案的南门派出所副所长董伟杰告诉记者,这两名犯罪嫌疑人是一对夫妻,湖南籍,都是24周岁。其中女嫌疑人刘某曾经因制假证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今年3月刑满释放。丈夫朱某,则是第一次落网。
朱某交代,这个制假窝点启用2个月,其中空白证书是从珠三角一带的工厂批发来的,假印章则是通过老乡的介绍,从老家那边请人私刻的。虽然有了空白证书和假印章,但要把一本证书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还需要电脑排版、粘贴照片、打钢印等步骤,挺麻烦的,是个“手艺活”。
记者得知,市面上常见的证件,他们均有存货,一些客户有特殊需求,他们总会想办法满足。
“比较稀罕的大学,比如国外的,现货是没有的,但是只要客户能找来式样,我们就能模仿,哈佛大学的证书也能整出来。”朱某说,自己做一本假证,可以赚100至500元不等,“越是名牌大学越贵,特殊需求还要加价。”
购买假证骗人更害己
董伟杰告诉记者,两名嫌疑人分工明确。刘某负责电脑软件的使用,朱某则负责证书的具体制作和对外联系、在大街小巷粘贴“牛皮癣”、与客户接头、与刻印章师傅“谈业务”。
来做假证的一般先交订金,假证做好时,不盖章,在客户确认满意并将尾款全部打进指定账户后,他们才最终盖上假印章交付给顾客。
假证是否真的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市公安局常年从事文件鉴定工作的张志跃警官告诉记者,只要仔细观察,“李鬼”很容易原形毕露,“打印字体的清晰度和原件有明显差异,有的证件上有防伪花纹、水印,小作坊模仿不了。最关键的是,现在证件基本上都能通过发证单位的官方网站进行查询,只要输入证件号,真伪立现。”
董伟杰说,根据警方的调查,目前假证的消费主力是部分没有从业资格证书的务工人员及一小撮企图从事违法活动的不法分子,但随着社会各行各业对证件的审核日趋严格,证件真伪的查询渠道越来越顺畅,这些人想浑水摸鱼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使用假证害人害己,最终他们也会因不诚信而付出高昂的代价。”
(宁波晚报 孙波 王西泽 王肖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