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奉化老人痴迷楹联五十载 平仄人生乐融融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9-08 07:50:46

卓厚瑶在书房中创作对联。(余建文 摄) 

  最近,奉化锦屏街道花园社区的卓厚瑶老人特别高兴:他耗时三年主编的《布袋弥勒对联选》正式出版。书中精选了480副对联,老人抚摸着装帧精美的书说,这也算填补弥勒道场文化研究的一项空白呢。

  今年73岁的卓厚瑶是名退休教师,痴情楹联半个世纪。上周,记者来到老人家,卓老指着书房中一块“楹联之家”的牌匾,自豪地说,这是中国楹联学会前年底颁给我的,“全国才36家,在浙江省,我家可是惟一一户!”

  翻山涉水 搜集对联

  卓厚瑶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酷爱文学,卓老说,“父亲喜爱章回小说,母亲爱看戏考。小时候,我睡的床上都刻有诗词,兴趣大概就这样被慢慢熏陶出来的吧”。

  高中毕业后,卓厚瑶考取了宁波师范,读的又是中文专业。在校报当编辑时,卓厚瑶就有意识地选用一些对联。老人说,从1958年起他正式搜集、研究对联,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从未间断。

  卓厚瑶在教书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去各地采风,收集民间对联,而他的这种爱好也深深影响了夫人李玉霞。卓老说,那时候没有对联的书,一有空,他和妻子结伴到山间、村庄,看见戏台上、寺庙祠堂里有对联,就赶紧抄录下来。夜晚回到家中,他刻蜡纸,妻子油印,在几十年的婚姻时光里,两人的感情也因为对联而更加紧密。有一年到江西滕王阁旅游,夫妻俩忙着抄对联,连拍照、游览都顾不上了。

  卓厚瑶说,老伴文化程度不高,但几十年跟我学下来,也成了半个对联专家。2006年,老伴去世,卓厚瑶说,可惜呀,她没看到我新编的书出版。

  发挥余热  苦中有乐

  卓老拿出厚厚一叠自己收录的对联集,有30年前手工抄录的,也有蜡纸刻好油印的。卓厚瑶说,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在奉化松岙初中教书,那时乡亲们碰上造房子以及红白喜事等,都请他去写对联。去年,溪口石门村村主任毛文国因抗洪牺牲,卓老还被请去写挽联。

  在文艺研究领域,楹联属于冷门,潜心研究者甚少。上世纪80年代,卓厚瑶成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他广交全国各地联友,创作热情也日益高涨。“家园绿,烟雾清,河水净,治废治污,生态辉寰宇/民风淳,言行美,气象新,和谐和东,文明冠九州”卓老描绘滕头村的这幅对联,获得了2005年对联中国大奖。老人自豪地说,如今他创作的对联,挂在奉化的有30多处,其中溪口风景区就有8处。

  虽然退休了,卓厚瑶每天的工作日程依旧排得满满的,除了研究对联,还要编书,与各地联友通信交流、切磋,“一日不拿笔,心里感觉空落落的”。要创作一幅好对联,着实不容易,不光逐字逐句推敲,还讲究押韵对仗。卓厚瑶说,常常因为平仄弄不好,晚上睡觉也翻来覆去地想。有一次烧饭时,他心里想着对联,跑到楼上去翻书查字典,结果一锅饭都烧糊了。

  楹联之家后继有人

  儿子卓焯是名公务员,也喜欢对联,让卓厚瑶感觉后继有人。在儿子还在读小学时,卓老就有意识地给儿子布置些对联作业,卓焯初中时,就获得了奉化鸡年迎春对联大赛的铜奖。如今,卓焯在工作之余,会为父亲上网搜索各种资料,减轻父亲的负担。在卓厚瑶主编的《奉化城市新咏》、《布袋弥勒对联选》等3本书中,卓焯作为主要作者,发表了不少作品。

  从1993年起,卓厚瑶陆续编撰、出版了4本与奉化有关的对联书籍。眼下,老人正忙着下一本新书:《中国对联集锦——奉化市卷》,预计今年底能完成,目前已收集到对联作品2700多副。卓厚瑶说,对联中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智慧,鞭策我的人生,“这辈子,我是陷在楹联中‘难以自拔’了!”

  宁波日报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马宜奋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