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达敏学校校长 从事特教事业无怨无悔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0-09-10 07:04:40

  这是一群特殊的学生,这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走进宁波达敏学校,与这样的学生和老师相处,看到写在墙壁上的标语——月虽残,亮如雪,高挂天空谁笑缺,心灵深处会有一种深深的感动。

  偶然走上特教路

  在达敏学校就读的学生,智力方面存在缺陷,他们很难考入正规大学,但他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校长刘佳芬眼里,他们都是好样的,她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高兴。

  刘佳芬并不是一毕业就喜欢从事特殊教育的。1991年8月,刘佳芬从象山城郊中心小学调入县城重点实验小学。正当她满心欢喜地准备去新学校报到时,却突然接到通知,让她去省里参加特殊教育培训。培训结束后,她担任象山聋哑学校副校长,从此,她走上了特殊教育之路,并渐渐地爱上了特殊教育。6年之后,她被海曙区教育局聘为达敏学校校长,开始从事智障孩子的教育。

  教材成省内外范本

  虽然此前已从事了6年的特殊教育,但是刘佳芬刚到达敏学校时,还是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惊。开学第一天,她与孩子们在食堂里吃饭,看到不少孩子吃得一塌糊涂。她心里非常难过。

  后来,她要求老师首先帮助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将学生分到各个教室吃饭。同时设立生活课程,实施分层教育。对于轻度智障学生,让他们多学点文化知识。对于中重度智障学生,主要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她对家长承诺,如果一个学期下来,老师发现这个学生还有潜力可挖,学校会给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班级。

  在刘佳芬的主持下,学校还编写了针对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校本教材。如今,这套教材已经成为省内外很多特殊学校学习的范本。

  与居民和谐相处

  达敏学校2003年秋搬至海曙孝闻社区新校舍,为了不影响附近居民,刘佳芬则从“细”和“小”做起,要求学生在路上见到居民都能微笑地打招呼;早操的广播声音更小了;学校的礼堂、电脑室、图书室对外开放,就连教室也为社区选举等活动大开方便之门;年轻老师则担任社区的志愿者……同时也克服学生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拉近学校与社区的距离。

  此外,刘佳芬还利用教育协作理事会这个平台,向所在社区和学校周边的超市、宾馆、医院负责人发出邀请函,对方都欣然答应成为理事会会员。在居委会的组织下,社区居民到达敏学校参观,看到了孩子们的可爱,还和孩子们搞起了互动活动,学生们渐渐地融入到正常人群中去。刘佳芬认为,特殊教育的生命力就体现在社区当中。

  开展“生涯教育”

  在达敏校园里,每一处墙壁上都绘有彩色图案,刘佳芬要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的温馨。所谓生涯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一生。由于这些学生最终要进入社会,因此,学校最终的教学目标是要他们学会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针对重度、中度、轻度三个层次的学生,学校分别提出了生活自理、适应社会、自食其力的目标。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购物、看病以及做一些简单的日常工作,许多孩子在学校里练习时做得很好,可一出校门又不会了。为了使学生认识社区、使用社区,以便将来能够服务社区、生活于社区,社区现有的超市、银行、医院、农贸市场、快餐店、游乐园等都成了学生学习的资源。

  如今,达敏学校的学生能烤出香喷喷、油亮亮的面包,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四菜一汤,还能向前来观摩的特教专家、老师介绍宁波特产,展示自己的技能。学生的工艺作品多次获得国家最高奖。文艺节目《飞翔的梦》获得省一等奖,并在社区屡屡演出。他们还多次参加“天一广场大型义卖”活动,将义卖的钱全部捐助出来帮助困难的人。更令人欣慰的是,达敏学校首届职高班毕业生被江北金田铜业公司全部聘用,此后的职高毕业生也是100%的就业率,这让家长们十分满意。

  普通学校开展特教

  采访刘佳芬时,她一直提醒记者,一个学校能办得这样,在省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不是校长个人的成绩,学校里的一批骨干教师功不可没。一个校长能起多大的作用?最主要就是组织起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有一个好的教育理念。

  作为省特级教师、宁波市名校长、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如今刘佳芬还致力于特殊教育的深化工作。2008年11月起,海曙区支持性教育资源中心宣告成立,李兴贵中学、解放南路小学、高塘小学、尹江岸小学和华天小学五个试点学校也将相继开设支持性教育资源教室。在成立大会上,刘佳芬担任资源中心执行主任。

  刘佳芬认为,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里接受特殊教育,这对于宁波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来说绝对是一个福音。支持性教育资源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指导推动区域内各中小学开设“特殊教育教室”,让所有特殊孩子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同时,享受到个性化的特殊教育。

  东南商报记者 毛信意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