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北仑
小港:村企结对创双赢
稿源: 北仑新闻网  | 2010-09-14 10:11:59

  小港辖区既有贝发、球冠、东方等一批知名的本地民营企业,也有大批外来企业扎根。由于很多企业落户地点就在各个村里,村企之间的沟通联系不断加强。2007年,经区、街道两级党委政府牵线搭桥,贝发、东方等35家企业与38个村进行结对。如今,3年过去了,村企结对成效如何?近期,记者进行了走访。

  村域面积仅0.739平方公里、本地居民不足300人、外来居住人口超过500人,小港兴岙村显然只是一个小村。然而,走进该村,村容村道干净整洁,去年年初投入使用的文化乐园和村综合大楼,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如果没有贝发公司的帮助,兴岙村不可能发展这么快!”该村党支部书记王能良感慨地说。2007年,兴岙村与贝发公司结对后,贝发分3年相继投入150万元用于该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并使居民生活更加丰富。“每天傍晚时分,文化乐园的小公园和运动场是全村人气最旺的地方,跳舞、健身、打篮球、聊天,一派热闹景象。”王能良说。

  球冠董事长陈永明是合兴村人,早在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的1992年,球冠就已经与合兴村结对帮扶。当年,年产值还只有400万元的球冠出资5万元为合兴村铺设自来水管道,使该村200多户居民从此结束了喝天落水、河水的历史。2008年,球冠出资100万元用于合兴村河塘整治,项目于该年年底完工。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球冠为合兴村新农村建设投入的资金累计达到160多万元。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各结对企业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帮扶。如东方电缆公司出资8万元为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的新权村建综合医疗服务站,使该村居民能够做到小病不出村。另外,帮扶困难户等弱势群体、开展文化联谊交流活动、吸收村民进入企业务工等……村企结对活动开展的红红火火。“结对后,不但村容村貌大大改观,村民的生活也比以往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使乡风更加文明!”小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林静芬说。

  据不完全统计,村企结对开展以来,35家参与结对企业确定帮扶的资金已经超过1000万元。

  衙前村是小港村域范围最大的一个行政村,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0多家,去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00多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姚云告诉记者,村集体收入一方面来自于落户企业缴纳的厂房租赁费,另一方面通过出租三产商铺获得租金;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使村民家庭通过出租房屋获得租金收益,落户企业也给村民带来充分的就业机会,村民的收入得以增加。

  据统计,2009年,小港街道共实现村级可支配收入4300万元,其中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178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500元。

  “企业落户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里也会为企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村企融洽共处有利于双方的共同发展。”姚云向记者举例,今年年初,村域内企业碰到招工难题,村里通过广泛收集信息帮企业介绍员工;企业与员工之间产生矛盾纠纷,也会到村和谐共建理事会进行调解。

  今年5月,以“属地入会、属地关爱、属地维权”为主题的区总工会“三属地”试点工作在朱田社区启动,目标是将所有员工纳入工会组织,维护员工基本权益,展开关爱行动。朱田区域内共有企业40多家,2008年,针对企业多这一情况,该社区成立朱田工会联合会,下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机构,成为村企沟通合作、员工法律咨询和维权、矛盾纠纷调解的有效平台。目前,小港区域内已成立工会联合会组织3个。

  “区域性村民服务中心的建立也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便利,体现了村企合作范畴的不断延伸。”林静芬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小港已建成10个区域性村民服务中心,服务范围辐射到全部行政村,中心有户籍、社保、救助、计生、党务等10多项功能。前去咨询和办手续的人中,外来务工人员占到大多数。就近办理免去多方奔波的麻烦,员工安心工作,企业压力减轻。(记者 周亚琼 通讯员 张国坚 吴淑玲 王恒 陆小波 王晶)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