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9.3%,环比则连续第二个月持平。北京市房价环比也与上月持平,上海、广州、深圳则环比微降0.1%、0.3%和0.2%。从宏观统计数据看,尽管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以初步遏制,但价格持续在高位盘整,市场能否朝着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还需经过“金九银十”来确认,不宜过分乐观。
而在市场层面,有一些现象应当引起注意。首先是一些地区成交量环比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甚至再现市场过热时期的通宵排队、找关系托人买房等,同时伴随着部分区域房价的反弹。这其中既有传统旺季、房价回落引发的自住型需求回暖,也有部分投资投机型需求入市,一次购买多套房等现象重新抬头引发的不合理反弹。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土地市场又热起来,上海等地频现总价或单价的新“地王”,且价格高得惊人。周边房价应声上涨,“地王”效应再次开始冲击市场。
此外,在房地产业利润高、赚钱快的诱引下,近期部分非房地产企业如家电、医药企业和一些外资大举进入房地产业,颇有“抄底”之势。
这些因素都将可能推动地价和房价进一步上涨,导致房地产调控效果大打折扣。更危险的是,在各种相关信息的影响和冲击下,处于观望状态的买卖双方预期可能会发生较大改变:本打算降价促销的开发商有可能趁机涨价,原本持币待购的购房者也可能因为恐慌而咬咬牙匆忙出手。对比今年一季度的情形,一旦市场再度陷入非理性状态,供需关系可能在短时间内逆转,房价有可能出现反弹,必须高度警惕。
当前不仅是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和房价走势的关键期,也是决定房地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节点。调控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不只是房价“不涨了”,还包括一系列长期存在的制度性矛盾开始着手解决,如土地供应制度的改革、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等。只有调控继续朝着增加供应、抑制投机、稳定价格的方向走,市场的周期性调整才能更加充分。只有加快住房制度性建设,才能根本解决房地产市场中的问题。坚持调控不动摇,把短期调控与长期制度建设结合,既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果房价出现报复性反弹,调控半途而废,房地产业将难免再次进入高地价、高房价、高泡沫的发展模式。其结果,不仅是普通老百姓继续难以解决住房问题,有违社会公平,而且会投机成风,企业竞相投机房地产,恶化产业结构,加大金融风险,对转变发展方式十分不利,对社会和谐稳定十分不利。
在房地产调控过程中,市场难免出现波动,目前的市场状况也是调控进入新阶段的综合体现。在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信心,取信于民,严格执行调控政策,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完善调控政策,根据情况变化及时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证调控取得实效。同时,加快改革步伐,改革住房配置、土地供应、财税等制度,理顺住房制度链条,完善制度性建设,促进房地产业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