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公民道德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9月20日是我国第八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本报为此刊发一组来自各地的公民道德先进典型报道。我们期待,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参与道德建设,切实提升我省道德建设水平。
浙江日报讯 在邻里街坊眼中,家住奉化岳林街道秀水社区89岁的应老太,实在有福气:72岁的儿子李国兴和儿媳陈水晶,一直侍奉在身边;孙子一家就住对面,孙辈、曾孙辈常来探望,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李国兴的这位“阿姆”其实并非他的亲娘,而是他48年前早逝好友的妈妈。
当年,年仅24岁的李国兴受好友应俞斌临终嘱托,答应照顾其双亲。李国兴毅然放弃了回江苏老家工作生活的机会,把家安在奉化,代友尽孝近半个世纪。
临终托亲
与记者交流时,已是古稀之年的李国兴说一口带着浓重奉化口音的普通话。
“已经改不过来了,50年了。没想到从老家出来,就扎根在此了。”李国兴告诉记者,1939年他出生在江苏常州农村,1960年从南京水利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奉化农林水利局,不久后下放到农村工作。正是在农林水利局,他认识了与他年纪差不多的当地人应俞斌,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那时我常去他家吃饭,他的阿爸阿姆对我蛮好。”在李国兴眼里,应俞斌一家过得美满幸福。然而没过多久,一个晴天霹雳却击碎了这个幸福的家庭。1962年,才20岁出头的应俞斌被确诊为肝癌晚期,1年不到,病情迅速恶化。
弥留之际,身为独子的应俞斌放心不下自己的双亲,但又怕连累好友,于是只是默默地握着李国兴的手,挤出这样一句话:“可以的话,就照顾一下我的阿爸阿姆吧!”
艰难选择
应俞斌去世后,应父因为丧子之痛卧床不起,应母则终日以泪洗面。好友的临终嘱托终日盘旋在李国兴脑海中。
“当时我也想回去,毕竟父母好不容易把我养大,他们舍不得我留在浙江。而且后来老家那边有政策:像我这样的知识分子可以重新安排工作。要是留在奉化,就只能当一辈子农民。”然而,应家的情况又时刻牵动着李国兴的心,“我家兄弟姐妹多,少了我,还有人能照顾父母,但应家两老怎么办?”
回家还是留下,对年轻的李国兴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思前想后,在当时还是女友的陈水晶支持下,他最终还是决定:留在奉化,不负嘱托,代好友侍奉双亲。应俞斌去世没多久,李国兴开始改口称应父应母为“阿爸阿姆”,承担起作为儿子的责任和义务。
一生践诺
与陈水晶结婚后,李国兴每月都把自己的工资全部交给应母。
随着4个子女的相继到来,家庭负担越来越重,但李国兴一直遵照自己的规矩过日子:宁可自己拮据些,决不亏待“阿爸阿姆”。1985年,应父不慎摔伤,坐骨神经受损,卧床数月,李国兴和妻子每天轮流在床前伺候。李国兴自己十分节约,老太太身体不好,却给老人买来甲鱼补身子。
“那时候真是苦。”为了维持一大家子的生计,李国兴一边忙农活,一边又干些拉板车、送黄沙的体力活,补贴家用。妻子陈水晶则在家操持家务,数十年来夫妻俩没和两位老人红过一次脸。不少知情的村民称赞应家的和睦:“他们一家人,真是比亲人还要亲。”
2005年8月,应老汉在子孙环绕的情形下安然去世,没过两年,87岁的老太太不慎摔倒,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当时已和两老分开居住的李国兴夫妻俩放着新房子不住,毅然搬来照顾老人。
因为自己也上了年纪,怕老太太叫唤听不见,李国兴在家里装了电铃。无论盛夏寒冬,只要电铃一响,李国兴夫妻俩总是马上赶去隔壁照看。无数个深夜,李国兴和老伴起来再躺下后,往往一夜无眠,但两人依然坚持着这份责任。
四代情浓
回首往事,李国兴觉得自己这么做,不止是为了实现对朋友的承诺,“相处多年,互相之间感情很深了。”
不仅是李国兴,他的子女和孙辈都和应家两老结下了化不开的亲情。
“5年前,我买了家里第一辆车子,第一件事就是载着奶奶去奉化县城转了一圈。”李国兴的儿子李开浩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和老太太很亲,但直到10多岁时才知道自己的亲奶奶在江苏。“父亲以前从来没有跟我们提起过,我们一直当她是亲奶奶,她疼我们,我们也孝顺她。”
李家几个女儿虽然没有和父母、奶奶住在同个小区,但也常来看望老太太。“夏天小女儿每天都来帮奶奶洗澡,孙辈们也很孝顺。”在采访中,李国兴反复告诉记者:“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做了一件我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