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春江风动千帆舞——宁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综述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9-17 07:10:08

  创意提升与引进培育并举

  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典型案例:2009年12月,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在鄞州成立,宣告全球娱乐业巨头迪士尼公司正式登陆宁波。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将重点发展互联网和动漫产业,宁波也成为迪士尼在美国本土以外首个网络动漫制作基地。华特迪士尼宁波分公司选址鄞州南部商务区,预计将集聚1000名高端网络动漫制作人才。受益于迪士尼庞大的产业链辐射影响,迪士尼的登陆将带动宁波新兴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加速期,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随着一批文化创意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逐渐形成,宁波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约化、基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态势。

  我市最大的创意产业基地——和丰创意广场总用地面积约8.5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额达34亿元,预计于2011年9月底竣工。目前,7000平方米的先期体验区已经开园,已吸引国内外20多家工业设计及文化创意类企业入驻,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逐步成为宁波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产业要真正发挥其经济“引擎”作用,必须转型升级。

  宁波一方面通过产品创新、创意设计,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培育动漫、网络游戏等企业,壮大新兴文化产业。双管齐下,使宁波的文化产业发展结构更合理,特色更鲜明。

  文具业是宁波传统文化产业,年产量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出口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被称为“中国文具生产基地”的宁海共有文具生产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

  但宁波以前的文具企业多为贴牌生产,缺少自主产权,产品附加值不高。设计能力不足这一“短腿”,制约了宁波文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008年,宁海决定举办“潘天寿设计艺术奖”评选,以此提升文具企业的创意意识和设计能力。

  设计大赛带来了观念的转变。许多文具企业开始成立设计部室,引进设计人才,提高产品设计能力。

  创意设计提升了文具产品的价值,增强了产品综合竞争力,宁波文具产业由此走上了从“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宁波专利”转变的转型升级之路。

  作为新兴文化产业,动漫、网络游戏产业文化含量高,拉动作用大。通过几年的引进和培育,以动漫业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开始在宁波腾飞。

  水木、渲染、卡酷、宣逸等一批动漫企业相继成立、落户,优秀动漫作品不断涌现,我市动漫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已具备一定的原创水平和制作能力。

  截至2009年底,宁波本土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已发展到30多家,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10多家。2009年,宁波动漫产品在国家广电总局登记备案达12000分钟,一跃位居全省第二、全国第八。其中,仅鄞州区的原创动画片总长就达到11710分钟。

  更令人可喜的是,宁波的动漫游戏产业已经延伸到虚拟游戏、手机游戏、文具、服装、玩具等产业链,一些动漫企业制作的产品还成功走出国门。

  宁波日报记者谢安良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