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碶街道太白社区档案员正在查找档案。(记者 谢挺 摄)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谢挺)“有了档案室,查阅档案真方便。”近日,家住大碶街道太白社区的顾老伯因为退休要办理户口证明,可是家里的户口本一时找不到了,就到社区的档案室复印了信息证明,前后花了不到半个小时。而以前他需要到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去办理,若户口已迁出,则需花更长时间。
像顾老伯这样的例子只是新农村档案室建立以来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新农村档案建设是根据档案管理规范化要求进行档案记录、编写、归档、查询,从而改变以往农村档案管理工作杂乱无章的局面,对于推进农村自治管理、服务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截止2009年年底,我区211个行政村和35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档案,建档率100%。从2006年到2009年,全区已有49个行政村、14个社区创建了浙江省规范化档案室,其中11个行政村、4个社区获得了浙江省示范档案室的荣誉。今年又有28个行政村、12个社区的档案室准备争创浙江省规范化档案室,6个行政村、3个社区的档案室力争创建浙江省示范档案室。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农村档案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性,特别是查找利用方便、处理问题有理有据等特点已越来越受到村民和村干部的欢迎。疏港高速公路涉及到白峰镇小门村的一座水库,在赔偿款中,附属设施费中有关大坝投工费应归村民所有,还是归村集体所有起了很大的纷争。按规定,1958年建成的水坝当时如果由几个生产队共同建成,则这笔大坝投工费归村集体所有;如果只由一个生产队建成,则大坝投工费当属村民所有。
“当时要是没有这个档案记录,可真是不好处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村党总支书记沃方夫感叹道,“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村书记,以前的事情我们并不了解,处理起这样的问题,档案就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拐杖’啊。”他从档案室找出当时造水库的记录凭证,并请来村里的几位老人一起回忆,最终明确了当时是由几个生产队共同建造水库,也就是说,这笔70余万元的征地补偿费该归村集体所有,村民们也都认可了。沃方夫告诉记者,经过这件事情后,他深刻体会到了档案对开展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建设新办公楼时,村里就规划了密集架档案室,今年计划创建省级示范档案室。
新农村档案为处理企业之间的纠纷也提供了有力凭证。白峰镇司沿村是该镇第一个验收通过省级示范档案室的村。村党支部书记金月芳告诉记者,去年,村里两家企业为扩建厂房发生纠纷,找到村干部帮忙理论,由于村档案室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原始合同,既解决了企业间的土地使用纠纷,又有凭证向该企业追缴逾期的租金,增加了村里的经济收入。
据了解,村里的工作很多要靠档案来说明,可是以前的档案也不是很规范,有些历史资料找不到。现在按照标准建立起新农村档案室,比较全面地收集村里一系列涉及经济、民生的档案资料,今后有什么疑问只要拿出档案一看就一目了然了。“档案既能解惑释疑,又能还我们‘清白’。”金月芳提及档案时说道。
大碶街道档案员乐海燕告诉记者,在抓好社区档案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今年对农村的“一事一议”会议记录、经济合同等档案进行了扫描录入,大到修桥、房屋拆迁的合同,小到村级的例行会议,凡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村级财务关系等都进行了“原汁原味”的电子扫描,进一步规范了农村档案。特别是“一事一议”档案的推行,能够为村干部顺利开展工作奠定基础,而数字化档案为村民查找利用档案和村里保存档案提供了便利。
区档案局局长汪红波告诉记者,档案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但可以为解决村里的历史遗留问题、村民之间的纠纷提供佐证,还在服务民生方面“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