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虹作画时,母亲总是陪在一旁。
葛剑虹随身带着画本,到处采风写生。
平日里,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葛剑虹从不假手于人。
葛剑虹画笔下的故乡。
日前,残疾人艺术节开幕仪式上,有个节目叫好声不断,原来是无手聋哑青年葛剑虹正在用嘴衔笔现场作中国画。铺纸、调色、咬笔、作画、落款、盖印,短短20分钟之内,一幅灵气十足的水墨画就跃然纸上。而当人们得知他还是一个没有念过一天书的聋哑人时,顿时掌声雷动。
今年44岁的葛剑虹,3岁时因患乙型脑膜炎成了一名又聋又哑的残疾人。10岁时,他又不幸遭高压线电击,失去了健全的双手。葛剑虹不能上聋哑学校,更无法上普通的小学。16岁那年,他向父母提出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父母终于替他争取了一份为生产队养牛的差使。每天清晨把牛赶到河墈上,葛剑虹就静静地坐在沙地上用嘴衔着一根柳枝,慢慢地、费劲地在地上乱涂乱画。初时,他的画连小学生都不及,但村里的叔伯都夸他画得好。识字不多的父亲还特地从县城给他买来了几支铅笔和毛笔以及一小瓶墨汁。而每当葛剑虹画画时,目不识丁的母亲总是陪在一旁,这些都给了他更大的动力。从此,他的绘画劲头一发不可收拾。画得入神时,他甚至会忘了吃饭睡觉。几年下来,葛剑虹那无师自通的中国画居然像模像样了。点、染、衬、渲、皴、劈、中锋、侧锋均得心应手,用行家的话来说,就是入门了。
画艺是长进了,但葛剑虹的心里依然十分沉重,“人总不能一辈子靠父母养着。”从此,溪口风景区多了一道风景线,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严寒还是酷暑,总能看到葛剑虹用嘴衔笔在那作画卖画。1995年10月,村子里来了9个美国人和日本人,又是拍照又是摄像。来人中有付日元的,有付美元的,总之把葛剑虹的存画一下子都收购了去。听葛剑虹的父亲说,一幅画最高卖到过5000元人民币。
今天的葛剑虹仍然在中国画的海洋中遨游,他创作的《虾乐图》、《墨乐图》等20多幅作品分别在市省全国大赛中获奖,其中《山水画》还获得了全国银奖。
东南商报记者 卢科霞 文 记者 刘 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