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后所“大补缸”:民间幽默小品常演常新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0-09-19 08:02:34

传承人丁孟素谈起“大补缸”十分自豪。记者 王鹏 摄

“大补缸”的曲谱和唱词都做了书面整理。

“大补缸”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都有良好的演出效果。

  “大补缸”的造型奇特滑稽

  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

  57岁的丁孟素出现在记者面前时,有一股说不出的精神气。一谈起“大补缸”,她更是如数家珍。本来,后所“大补缸”可以和其他几个非遗项目一起到上海世博会上表演,为此他们还创新了“大补缸”的一些唱词,以符合时代精神。可惜的是,后来由于节目删减,他们为世界各地游客表演的梦想没办法实现了。

  丁孟素是北仑区柴桥街道后所村人,她告诉记者,她原来是村里负责文艺工作的,一直听村里的老人说,焦交根、林庆瑞两位老先生戏演得特别好,是他们在山东当兵的时候学来的,每次表演都十分滑稽幽默,总会给大家带来笑声。于是,她上门拜访,焦交根老师从头到尾为她演了一遍“大补缸”,夸张的表演方式、滑稽的唱词,一下子勾起了她学习的兴趣。

  “今天天气交关好,我肩挑担子去补缸……”说到兴头上,她索性为记者演唱了一段“大补缸”,声音粗犷,却有着鲜活的市井味道。

  完整的后所“大补缸”主演2人,伴奏6人,而连同伴舞共需20人,伴奏的乐器有大鼓小鼓、中锣、京锣和钹等。整个演出时间为20分钟左右。后所“大补缸”主要演员造型独特,在城区民间文艺大巡游时,常常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一名主角补缸匠上穿桔黄色唐装、黑色镶边印花马褂,腰围乳白褶皱短裙,头戴一顶“西瓜帽”,黑边眼镜,八字胡须,脚穿“上山袜头”。肩挑补缸工具担,竹扁担软悠悠,两端扎花。而另一名主角王大娘头发盘结、有“羊角”,戴耳环,涂脂抹粉,身穿粉红色斜襟绣衣、裤。左手一杆长0.8米的旱烟筒,烟斗大如饭碗,右手执一块彩色绢巾,脚穿花鞋,鞋尖各扎一朵绢花。臂部和腰部各覆一只小畚箕。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区里表演,滑稽的扮相还吸引了到当地旅游的外国人驻足观看,大为惊叹。”丁孟素自豪地说。

  “大补缸”的故事流传久远

  从神妖大战演变成爱情童话

  “大补缸”的故事最早出自明代传奇《钵中莲》,说的是观世音普渡众生的故事(现存万历年的手抄本)。改编成的戏剧采用了“山东姑娘腔”等民间小曲。大致情节是,有个妖怪旱魃成了精,化作王大娘在世间作恶。神仙要治她却无法下手,因为她有个瓷缸,能隐能显,能大能小。天神作法,她只要往缸中一躲就平安无事。在一次与天神较量时,这缸被巨灵神打破了一个小口子,王大娘则竭力把这口子补上。观世音知道了此事,命土地神化作锔碗匠,把瓷缸砸碎,这就引起了一场神妖大战。

  而经过漫长的年代,“大补缸”逐步演变成如今幽默风趣的“田螺精与蛤蟆精”的爱情故事了。

  据传蛤蟆精(补缸匠)和田螺精(王大娘)500年前曾相恋,后因触怒“天戒”两相分离。蛤蟆精和田螺精虽然被迫分居两地,但藕断丝连,每逢春暖花开依然相互思念。这天,春风和畅,天气晴朗,蛤蟆精演化成补缸匠去王家庄探望旧情人王大娘,从而牵出民间舞蹈——“大补缸”。

  后所村村民林庆瑞、焦交根,1951年参军时在山东省某地看到当地百姓表演“大补缸”,遂模仿其动作。退伍回家后,他俩“北戏南移”,把“大补缸”的内容翻新成了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两位退伍军人一演就是40多年,不断改进,于是“大补缸”成为后所村重大活动的保留剧目,还经常参加庙会表演,成为芦江庙会的主要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之一,也成为当地民俗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大补缸”的表演幽默诙谐

  一唱一和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假如你看到“大补缸”的表演,一定会被逗得哈哈大笑,开心不已。你看,男角蛤蟆精身着短衫,腰系围裙,肩挑工匠担子,以补缸匠面貌出现;女角田螺精以王大娘打扮,两人通过打招呼、补缸价格等语言进行交流,其间穿插小调演唱和秧歌式的舞蹈动作,体现男角蛤蟆精戏弄与女角田螺精反戏弄的过程。

  开场,先由补缸匠肩担补缸工具箱唱:“今天天气交关好,我肩挑担子去补缸……”

  王大娘左手执杆长烟筒,右手甩动绢巾,一摇一摆出场。

  白:忽听有人喊补缸,我开门出去问端详。

  唱:(边唱边踏圆场)补缸啥价钿?

  补缸匠唱:大缸要补二元八,小缸要补三元伍。

  王大娘:为啥小缸要比大缸贵?

  随着讨价还价,相互嬉闹……

  整个舞蹈幽默滑稽,舞姿轻松活泼,演员造型奇特,且用“跃进锣鼓”伴奏,锣鼓声慷慨激越。在表演过程中融入了一定的戏剧表演成分。此形式既可在巡游时让人观赏人物造型,又可在街头、广场落脚时表演。

  如今,“大补缸”的唱词已做了书面整理,而且,“大补缸”还入选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柴桥街道后所村成为后所“大补缸”传承基地,丁孟素也成为后所“大补缸”的传承人。然而,一项表演艺术要有持续的生命力,必须不断创新,且得培养更多的表演人才。

  就如同丁孟素说:“我们的演出活动会紧跟当前最新形势,弘扬时代主旋律。比如宣传党的好政策、歌颂新农村建设、赞扬新时期农民的精神风貌等。而且在不同场合、不同的场地,都需要临场发挥。”只有这样,“大补缸”才会焕发新的活力,继续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

  东南商报记者 张落雁 通讯员 朱伟/文 记者 王鹏/图片翻拍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