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波市艺术剧院坚持原创不断突破厚积薄发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0-09-21 09:26:10

  “艺术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艺术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艺术上,我们都是艰辛的跋涉者,要积累经验、积累资本,才会赢得尊重。我们相信,只要这样扎实前行,必然会有好作品出现的。”宁波市艺术剧院院长郭国强告诉记者,“回想近5年来的创作,最有价值的是我们在坚持原创,集中体现在宁波地域文化上作出的很多努力,不断有所突破,比如越剧《烟雨青瓷》、甬剧《宁波大哥》就是这样的作品。”

  记者 李臻

  《烟雨青瓷》

  9月,“秋老虎”还在发威,在宁波市艺术剧院的排练厅内,越剧《烟雨青瓷》剧组正对剧目进行精心地打磨,婉转而优美的唱腔萦绕在排练厅内外。“这个戏要‘冲刺’下个月在宁波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越剧艺术节。越剧艺术节4年办一次,宁波又是东道主,大家都非常重视。”宁波市艺术剧院院长郭国强告诉记者。

  众里寻他千百度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时明月今何在,一蓑烟雨湿尘埃……”这是越剧《烟雨青瓷》的开篇唱词,前两句是唐朝诗人陆龟蒙的诗句,后两句为著名青年剧作家余青峰的“接龙”,这也暗合了创作这出戏的过程。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越窑青瓷无疑是宁波的骄傲,但越窑又是神秘的。数千年间,在辉煌的青瓷历史背后,有多少摄人心魄的动人故事?这一切都鲜有史书记载。

  这既是难题,又为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越剧团团长屠靖南说:“这是中国第一部以越窑青瓷为文化背景的原创大戏,是一部从零起步的戏,对于我们来说,很有挑战性。当然,这部带有强烈地域文化色彩的戏,也给了我们广阔的舞台。”

  越剧创作开始后,首先遇到的难题是剧本。郭国强回忆这个过程用“苦心酝酿,苦心求索”来形容:“当时,我们向省市多位专家约稿,多次到上林湖现场采风,大家都曾拿出初稿,但我们总觉得没有抓住精髓,一直在苦苦寻觅中。”

  余青峰近年来创作的多部作品屡获成功,他来创作剧本时,也差点被“逼疯”了,“创作《烟雨青瓷》,我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的历程。”从决定写这个剧本开始,余青峰研读了大量的瓷器专著,多次到上林湖等瓷器出产地采风,“我都快成了瓷器研究专家,但千年越窑青瓷怎样以戏曲形式表达,我感觉抓不住其中的灵魂,直到有一天我想到了三个字:秘色瓷。”

  千锤百炼出深山

  2010年1月,《烟雨青瓷》揭开神秘面纱,在逸夫剧院首演,唯美感人的故事令观众唏嘘不已。在这个戏中,青瓷是这台戏的魂,弥漫全剧的是一股从未显露而又无处不在的瓷文化气息。剧中几个人物,有的为瓷尽孝救父,有的为瓷恪守尊严,有的为瓷心碎魂断,有的为瓷欲望膨胀……瓷,生于民间,也辉耀民间。剧末,当最后一个秘色瓷瓶沉入湖底,越窑便真正地长眠于这一片神奇的土地,充满地域特色的青瓷文化在这里淋漓体现。

  当然,通过这个戏,观众也欣赏到了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最新的演出阵容,展示了近年来“小百花”的综合实力。《烟雨青瓷》一剧汇集了袁派、范派、吕派、陆派,可谓异彩纷呈。其中,优秀青年演员、袁派新秀徐晓飞担纲主演剧中一号人物柳含烟,她说:“我很喜欢这个人物,自己感觉好像和她有某种共通点。”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也说明了徐晓飞的表演非常成功。

  目前,《烟雨青瓷》正精心进行着新一轮的打磨改编,并将于10月初正式亮相。屠靖南介绍说:“艺术是永无止境的,这次改编我们将改变以往的叙事方式,使她能更加贴近普通观众的感受。同时,故事也会更加完整,人物性格更加突出,总体上还减少了说教意味,通过人物行为来表达其中内涵。个别演员作了调整,唱腔流派也更加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