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对冲人民币升值风险的需求下,我市各银行争相推出相关的金融产品。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的汇率避险工具有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掉期交易、出口押汇、进口押汇、福费廷、外汇票据贴现和国际保理融资等,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工具巧妙运用,不但可以合理规避汇率风险,锁定收益,还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贸易融资:把收汇时间“提前”
“目前我市的外贸企业在出口时,大部分都会被要求赊销,就是货物先发出去,一段时间以后海外买家再付货款。而且大部分企业都是以美元结算的。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活跃的情况下,延期几个月收货款很可能由于蒙受汇率损失,把一单本来赚钱的生意,变成了赔钱买卖。”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正是基于此,包含信保融资在内的贸易融资就进入了不少企业的视线。
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
“我举个例子,一家企业以美元结算,账期90天。比如10月1日出口100万美元的货物,货款要明年的2月1日才能收回,但这3个月时间,人民币可能对美元有个幅度明显的升值,汇率的波动会蚕食利润。这个时候如果你用信用保险保单去银行贷款,相当于至少能提早两个半月拿到大部分货款。再以上面提到的那个企业为例,他拿到保单以及证明出口的一些材料,可能要一周多时间,而如果材料准备齐全,银行发放贷款可以在一个工作日内搞定。10月1日出口货物,在10月15日左右就可以拿到银行贷款了。一般银行会按保险金额(通常就是出口货值)的八成发放贷款,最高不超过九成。100万美元中的80万美元可以提前到手。这时企业可以把到手的美元结成人民币,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到2月1日100万美元的货款收回,再还给银行。这样,至少有80万美元提前锁定了汇率风险。”中国信保宁波分公司总经理助理赖东锋告诉记者。
赖东锋表示,目前有20%的信用保险客户办理了信保融资贷款,今年前8个月,宁波地区的信保融资额达21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全年也不过20个亿。“重启汇改以后,对这个业务有兴趣的企业更多了。”
“其实对于一些自身需要人民币贷款的外贸企业来说,这种融资不但能规避汇率风险,还能赚利差。”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一位人士说,美元贷款利率和人民币贷款利率相差很多,有时候,同一档次的利率,美元贷款要比人民币贷款便宜2~2.5个百分点,“所以把美元贷款结成人民币,以充抵人民币贷款的缺口,这样不但能锁定汇率风险,还节省了贷款成本,一举两得。”
“还有一点重要的是,跟普通的贸易融资相比,企业信保融资,不占用自己的信贷额度。比如一家企业全年银行授信是200万元,通过信用保险保单融到了100万元,相当于企业的贷款额度又提高了100万元。”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
远期结售汇:提前锁定利润
远期结售汇也是我市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主要手段,简单说就是客户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合约,提前锁定汇率。
对出口企业而言,在贸易交割时,企业将与银行以锁定的汇率进行结汇,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控制人民币升值风险,并帮助出口企业提前将产品成本锁定。
具体做法上,只要在银行开立账户,并存入等值于贸易发生额10%的保证金,就可进行相关结汇。
宁波银行有关人士建议,企业可以锁定远期汇率,规避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也可以锁定单笔订单业务的汇率,以此来锁定收益。对于一些出口产品生产周期长的企业,待出口日期确定后,就应立即向银行申请价位锁定,签订产品的保值协议。这样在约定期限内,不管人民币是升是降,对于企业来说所赚的利润是不变的。在结算上,为了避免风险,企业可以要求在收款的时候采用人民币或者是其他强势货币结算,或者是合同一经订立,就在外汇市场上买入相应外汇的看跌期权,约定可以在未来的收款期以商定的价格把美元转换成其他货币如人民币。或在合同订立后,企业在外汇市场卖出外汇期货,约定期货的成交日期正好是预期收到外汇付款的日期。这样就避免了人民币升值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具体举例来说,某年6月20日,某客户预计在9月20日收入1000万美元,客户担心美元贬值使收入缩水,通过银行的远期结售汇业务来固定3个月后的换汇收入。6月20日客户与某银行签订远期合同,约定按1美元兑6.7849元人民币的价格向银行卖出3个月远期美元1000万。9月20日,无论当时的汇率如何,客户都将按约定价格卖出1000万美元。
企业理财产品:也可保值盈利
有专家建议,企业还可以通过银行企业理财产品,投资于国外的政府债券、基金、外汇等金融产品。也可以自主选择恰当的金融工具,如外汇买卖、结构性存款、远期利率协议等,实现保值盈利。
在具体业务中,不少企业由于收入和支出的币种、期限以及金额不匹配,其间隐藏的汇率风险将会直接导致企业的支付成本、收入核算以及财务预测等更加不确定。因此,进出口企业要通盘考虑多方因素,对手里头外汇资金的应用要相当谨慎,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资金的回报率。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外汇投资理财产品五花八门,企业需“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期望回报率对产品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