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老师上课像个“托” 学生爱向媒体投诉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09-30 12:12:36

  男生在电话那头很激动,气愤地指责老师就像个“托”,上课的时候无数次向同学们推荐哪里哪里比较好玩,哪里哪里有美丽的海景房。“这真是太过分了,老师怎么能在上课的时候把自己弄得跟推销员一样?”昨天,一名中学生致电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气呼呼地投诉自己的老师。

  老师们各有说法

  和很多致电本报投诉老师的学生一样,这名就读于江东某中学的男生也没有提供确切的信息。记者回拨电话数次,始终没有人接。据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接线员回忆,男生给报社打来电话是希望借助外力阻止老师这一“过分”行为,而且觉得这是他的权利。

  “我个人认为,这位老师应该是无心的,可能是自己平时生活中接触这方面信息比较多,上课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地传达给了学生。”江东区某中学负责学生工作的陈老师说,其实学生如有类似的不满意可以在校内解决,如果不愿意和老师当面沟通,也可以找学校的相关渠道。而学生向媒体一投诉,有些小问题就被扩大化了,一些老师平时就接触学生,被媒体一采访,紧张得不得了,生怕影响声誉。

  “难道现在的学生就这么敌视自己的老师么?”陈老师听了记者的介绍,觉得非常想不通。

  “说实话,有些学校也确实做得不够好,把学生给憋坏了。”江北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退休老师说,学生向媒体投诉,老师应该感觉惭愧,说明学生不再以老师为荣,不以母校为荣。有些老师觉得学生将“家丑”外扬了,会心存芥蒂,而一位真心为学生好的老师肯定不会因投诉而窘迫,只会因投诉做得更好。学生投诉也是监督。

  学生投诉爱匿名

  根据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记录反映,学生投诉学校的电话还不少。本报多年负责接线工作的陶老师告诉记者,小学生的事,大多是家长打电话来投诉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投诉学校饭菜质量问题。而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特别是初高中学生,基本上是自己打电话投诉。这些大孩子通常投诉节假日学校安排补课、老师留作业太多,或者是老师延迟放学时间等。在每年的开学之初,也会有不少学校抓学生仪容,严禁学生留长发、带手机等,也是个投诉热点。

  不过近年来,学生来投诉的事件也逐渐多元化,比如有学生反映月湖钓鱼等情况,这也反映出学生们将眼光从校园拓展到了整个社会,社会责任和权利意识都有了很大提高。

  据陶老师观察,打来电话投诉的学生,一般都是四五个一起投诉,这个说完那个补充,反映完事情之后通常会要求不要泄露个人电话或者姓名。有些即便说了,也是一些虚假信息,怕老师会给自己“颜色”看。与学生相比,家长来投诉学校、老师时顾虑则更重一些。

  “有些孩子打电话过来,可能也是一种情绪宣泄,存在很多非理性的因素。”陶老师说,但有些学生明确告诉接线员,学校下令严禁学生向媒体反映情况,这种做法难免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值得深思。

  对学生投诉表示肯定

  “通过教育局渠道反映情况的学生并不多,但凡有,都会及时进行处理。”市教育局督导处陈老师说,对教育部门而言,对各种各样的投诉都是很欢迎的,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拨打教育局的投诉热线或是教科网反映情况,对学生的这种投诉行为,教育局方面也是肯定的。他说,尽管投诉中心没有专门针对学生投诉老师、投诉学校的电话、邮件等数量进行过统计,但学生反映的情况会特别重视。一旦接到这样的投诉电话,通常会马上转给相关区教育局,然后再由其转给被投诉的学校。由校长亲自调查情况后,还要求学校说明情况。

  陈老师说,这是教育管理部门了解学校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即便是孩子恶作剧,也应该认真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陈老师说,其实大家都希望教育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能够听到孩子的声音,也是对学校的一种有效监督,非常珍贵。(宁波晚报记者 徐叶)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