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生活习惯改变 “桂花村”里桂花越来越难卖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10-04 11:59:57

村后的山上到处是几百年树龄的金桂。

  十月,桂花飘香,在北仑大碶街道新路村,漫山遍野的金桂树密布其间,这里的许多金桂树树龄都在数百年以上,行走在村落里,空气中飘荡着沁人的清香。面对这美景,今年新路村的村民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前两天村里贴了通知说:“今年桂花没销路,无人来收购,请村民自找销路,特此通知。”

  这则消息犹如一颗炸弹,在有200多户人家的新路村引起了震动——这里的许多村民还靠着几分田和山上的竹林过活,每年卖桂花得来的几百上千元,对于他们来说不是笔小数目。“还有三天左右就要采摘了,如果再没有厂商来收,这些桂花全得烂在地里。”昨天,村民们忧心忡忡地说。

  桂花的美好回忆

  村民们说,新路村的金桂树数量大约在200棵以上,每年产下的桂花产量在2500公斤左右,平时每公斤售价在7元至9元之间。

  “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少说也有几百年了,就是卖树也能卖个五万、十万一棵。”50多岁的村民老俞记得,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每年都会采摘桂花去卖,他家最大的一棵桂花树树冠能遮盖半亩地。老俞家有两棵桂花树,一年卖桂花的收入在一两千元左右。

  桂花开花采摘期只有一天,等到花开,早上四五点钟,村里人就会争先恐后上山,女人们在树下摊开塑料布,男人们则爬上树使劲摇晃树枝,桂花便如雨点般纷纷落下。

  采摘的桂花卖给外面的食品厂,厂里拿去做桂花酒、桂花糕、糖桂花、月饼、宁波汤圆等。但今年老俞好几次联系收桂花的厂家,都没人愿意来收。村民们说,从新路村翻过一座山,就是青林村、东岙山村等,那边的金桂产量比新路村还要大,但也不好卖。

  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使桂花越来越难卖

  今年的桂花为什么这么难卖?记者联系上新路村党支部书记俞先生,他说村委会联系了原先的几个厂商,人家都不要了。

  宁波谷泰食品有限公司老总谷先生有着30多年收购桂花的经历,他说,新路村和周边几个村庄的金桂产区以前一直是他们在收购。“那里的金桂树树龄多数都在几百年以上,如此成片的金桂林在整个宁波可能找不出第二个了。”新路、青林、东岙山、西岙山4个村子每年的桂花产量大约1.5万公斤。

  宁波收购桂花的公司集中在北仑,谷总说有4家,但4年前,谷泰食品就放弃了收购桂花。当时国家要求这些食品企业做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由于桂花系列产品认证繁琐,产品比例小,所以决定放弃;而另外两家食品公司没有通过认证。目前只有一家食品公司通过认证后还在继续制作桂花类产品。另外,现在各地大量种植桂花,在浙江除宁波外,杭州、绍兴、台州黄岩也种植了许多丹桂。

  “导致桂花难卖最大的原因,还是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在谷总看来,像做月饼、宁波汤圆、番薯年糕汤时,宁波人都喜欢放点桂花增加香味,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现在吃这些东西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月饼里用桂花算是大头,但现在的月饼越来越高档,里面开始放燕窝、虫草,桂花只能算是低档次了。”谷总告诉记者,北仑那家还在收购桂花的食品厂,去年收的桂花库存目前还没有用完,即使用完,它对桂花的需求量不超5000公斤,而新路等几个村的产量就达1.5万公斤。

  桂花产区不妨转型搞旅游

  谷总说,一些拥有大片桂花林的地方有的开始转型,利用桂花搞起了旅游业。绍兴柯桥有用成片桂花林搞成的景区,据说靠旅游挣的钱比卖桂花的要多,但这需要当地政府牵头花心思才能搞成。

  宁波晚报记者 沈之蓥 文/摄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