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大学学生余耿学情系湘西贫困学子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10-11 13:12:16

余耿学和山区学生在一起。

  在看到“造桥女孩”严意娜的爱心故事时,他说终于找到了偶像;在报纸上看到“顺其自然”一次次捐出善款后,他相信宁波这座爱心城市是他的动力之源。

  余耿学今年23岁,浙江嘉兴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大三学生。半年多来,他踏访市区十几所小学,募集到T恤衫、书籍、书包、文具盒等爱心物资近2000件,全数寄往湘西山区。他还发起、组织了上海、杭州、宁波、成都等地高校的14名大学生前往山区支教,为一所条件艰苦的山区小学筹集修缮校舍费用……

  这是一名有爱心、有担当的大学生。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采访,探寻他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募捐图书

  故事还得从半年前说起。今年2月,余耿学在上网时看到了几张照片:冬天的山区小学里,一群手里拿着野花的孩子在上课,教室里没有讲台,课桌破损,一个男孩穿着一双布鞋,其中一只还露出了脚指头。

  发帖人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他砂乡他砂小学的李老师。颇觉辛酸的余耿学辗转联系上李老师,得知那边的孩子几乎没有一本课外书时,他当即想到: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他们。

  三月的江南,春寒料峭,余耿学骑着自行车,一一走访市区各所小学,募集物资。由于是单人行动,也无人介绍,余耿学的求助遭遇过不信任、怀疑甚至抵触,但凭着他的真诚和热情,还是小有收获。

  3月26日,育才小学将“慈善一日捐”活动募集到的800多本图书、100个书包、200个文具盒、近200个卷笔刀,全部转交给了余耿学。对于曾多次遇冷的余耿学来说,这些爱心物资让他重拾信心。加上从李惠利小学等处募集来的课外书,第一批爱心物资就有近300公斤。学院得悉后也发动同学们捐款,快递公司也减免了一定费用,这些物资于4月初成功运往湘西他砂小学。

  此后几个月,余耿学的募集图书之旅一直没有结束。从他砂小学传来好消息,学校里的每间教室都设立了图书角,校长还答应把最好的教室腾出来,设立图书室。

  滴水行动

  今年7月,余耿学在网上发布“英雄帖”,号召大学生暑期前往湘西支教。100余名全国各地大学生响应,多次沟通后,最后确定下来14人,活动被命名为“滴水行动”。除余耿学等3名宁波大学学生外,其他的来自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学校。

  “宁波大学提供了1200元用于购买药品,制作统一服装、横幅和队旗,以及购买支教的教学用具。”余耿学说,剩余的所有路费、餐费等,14名大学生都是自行负担。

  尽管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但湘西的景象还是超出了同学们的想像:村民住的是木头房,道路毁损;教室窗户破了无人修,没有电扇,没有讲台,课桌上都是小坑洞……

  山里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余耿学在湘西给孩子们上课时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山的那边有什么吗?”孩子们回答:牛、庄稼,还有人在洗衣服……竟然没有人回答山的那边有高楼,有汽车。当地生活之闭塞可想而知。

  半个多月很快过去。8月19日是支教队员们在他砂小学的最后一晚,校长交给余耿学一份名单说:“这是成绩最好的几个孩子,你们想想办法,让他们能多念一点书吧。”名单上面写着学生的姓名、性别以及贫困原因……

  手握这份名单,余耿学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要为这些孩子寻找帮扶对象。或许,一句话、一个想法就改变孩子的一生。那会是最大的财富。”余耿学说。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