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黄余迪:不在北京当"头儿"回象山养泥鳅卖猪肉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10-12 12:06:02

  中国宁波网讯 20平方米不到的店里,切好的猪肉整齐地摆在一个保鲜柜里,背面墙上贴了许多照片,照片全是这家店所卖生猪平时吃的食物和住的地方。前天,在象山丹城的蓬莱菜场旁边,新开业了一家名为“老农家猪”的专卖店。

  这家店的负责人叫黄余迪,2006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辞掉了北京某建设集团总裁助理的工作,毅然选择回乡当起了“泥腿子”。对此,他的父母至今都想不通。

  创业半年就亏了10万元

  “看到儿子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却回家当了农民,父母想不通很正常。”昨天,黄余迪告诉记者,更何况自己创业半年就亏了10万元。

  2008年3月,回到象山泗洲头镇下马岙村的黄余迪,选择的头一个创业项目是养泥鳅,一起辞职的还有两位同事。原来,黄余迪在北京的公司就是专门做项目策划的,了解到泥鳅养殖项目利润高、市场潜力大,几个年轻人一拍即合,每人投资10万元建起了40亩的泥鳅养殖塘。

  当年9月6日,受一场特大暴雨袭击,养殖塘被全部冲毁。“从小到大都挺顺的,那可以说是我人生第一次重大打击。”黄余迪回忆,遭此意外,两位同事很快选择了退出。“过年时我都羞于去见亲戚了。”

  但黄余迪没有放弃,当年他默默修补了被冲毁的养殖塘,并于第二年开春拿着银行贷的30万元青年创业贷款,又开始了育苗等工作。结果一年下来,不但还清了所欠的债务,还略有盈余。

  如今,黄余迪的泥鳅养殖已步入正轨,面积达到80亩,还建起了专门的泥鳅商务网站,预计一年下来可实现60万元的利润。

  立志做“农业职业经理人”

  眼看儿子成功了,父母应该想通了吧?“想不通,还是想不通。”59岁的父亲黄建义连连说。

  这不,泥鳅养殖刚步入正轨,黄余迪又弄了个新的家猪肉专卖店连锁项目。“现在父母还是希望我能回公司上班,最好是能考公务员。”黄余迪却想围绕特色农业一个一个项目具体去发展,类似于做一名“农业职业经理人”。

  “做新项目是会累很多,但我喜欢这种挑战。”黄余迪举例说,像这几天,首家家猪肉专卖店开业,自己忙得连轴转,压力很大。每天凌晨3点就要配肉,7点开门营业,销售一般要忙到中午12点,下午又忙着下乡收购家猪,并在当天送到屠宰场,累得饭也吃不下。而下步,他计划在象山另两大菜场附近开出连锁店,打响品牌,努力拓展酒店配送业务,并进军宁波市场。

  在今年上半年揭晓的第二届“创业浙江”——青年创业创新项目竞赛中,他的《泥鳅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荣获金奖。他说,坚持再坚持当然十分重要,但现实社会中绝大多数人还是适合替别人打工的,并非人人都适合创业,有时错误的坚持反而是件坏事。“关键是一个人活着,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发展方向就好。”黄余迪说。

  宁波晚报记者 王霞开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