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宁波销售电瓶车的经销商超过120家。 记者陈锦源 摄 |
中国宁波网10月22日讯(记者 陈锦源) 去年12月,国标委一纸下发,把整车重量超过40公斤、时速高于20千米/时的电瓶车纳入机动车行列,业界轰动,市民无所适从。随后,国标委表示,原定于今年1月1日生效的4个标准中涉及轻便电动摩托车的内容暂缓实施,同时加快《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国标的修订。宁波电瓶车业界对超标车的“身份认证”意见不一,期待电瓶车新国标的出台。
行内人士分析超标车和套牌车频现三大原因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电瓶车及其零部件生产单位应当依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技术标准组织生产,不得随意更改产品的定型技术参数,更不用说随便生产或改装电瓶车了。电瓶车目前的技术门槛较低,市面上有作坊专门从事电瓶车改装,如改变外观、时速、电池容量等,而一些年轻的消费者喜欢改装车的外观够酷,速度够快,往往会选购该类改装车。超标车和套牌车生产技术上相对要求不高,有需求便有市场。
电瓶车规范流通销售也存在漏洞,如超标车与非超标车的抽检存在差别对待,因为目前还没有对超标车有一个明确的身份正名。据某品牌电瓶车销售商经理胡孝君介绍,因为销售商一年内销售的电瓶车品种变更不大,而且销商网点较多,现在工商部门基本上一年对电瓶车销售商抽查一到两次,有些销售暗区就未必能得到依法监管,难免会有漏网之鱼。
改装车明显属于超标车的一类,因为这类车都不符合工商部门的抽检标准,主要是“一项否决项(最高车速)、一项重要项(整车重量),一项一般项(说明书要求)不符合标准要求”,即最高时速、重量以及说明书不符合标准甚至没有说明书。非机动车管理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老三区、镇海、北仑等地电瓶车上牌管理工作做得较好,但是余姚、慈溪、宁海、象山等地或因地缘等原因,对电瓶车上牌管理力度相对较小。如此,超标车往往是直接无牌上路或者变成套牌车,大量无牌无证电瓶车成为了网友口中所说的道路交通安全“超级隐患”。故此,部分消费者自身的交通意识薄弱和侥幸心理也是超标车和套牌车频现的一大原因。
超标车如何正名? 宁波电瓶车业界意见不一
超标车能上路行驶,或要让超标车不变成套牌车,该如何正名?超标车究竟要纳入电摩行列,还是另起炉灶?按照去年夭折的电瓶车新国标,把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范畴,部分行内人士认为这并不现实可行。分析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代步工具的要求有所改变,电瓶车生产企业为了抢夺自身本行业以及跨行业的市场份额,不断自主创新;如果国标把电瓶车归入到机动车范畴,那依照法规,电瓶车就要上牌、考驾照、缴纳交强险和年审,那样会大大降低消费者选购电瓶车的信心;电瓶车市场的瘫痪或大批企业倒闭,对电瓶车生产业并无好处,也削弱了他们积极创新、改良产品的积极性,妨碍业界良性发展;按照目前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现状,最好的解决尴尬僵局的方法是尽快进行电瓶车新国标的修订,把技术条件相对提高,一方面限制小作坊生产,保证电瓶车质量过硬,品牌健康发展,让有实力的电瓶车企业名正言顺地生产“超标车”,其次可以方便老百姓出行。
从心理角度分析,电瓶车的生产或上牌标准偏紧,会限制电瓶车市场销售,消费者选购电瓶车欲望降低。问及去年夭折的电瓶车新国标是否合理,一些购买电瓶车的消费者表示,这不大合理,如果时速限制在20千米/时,那还不如骑自行车,关键是车主行车时要注意调节速度;此外,重量标准也强差人意,因为电瓶车的电瓶一般都超过35斤,该国标中规定的重量不超过40公斤显然有斟酌余地。有行内人士认为,既然消费者期望国标定得高一些,那未来的新国标可以索性把这类电瓶车归入电摩行列,时速和重量等条件既得到放宽,市民也得到便利,但是这类车必须要纳入机动车范畴,而且政府部门要加强其交通基建建设,原因就是目前的电瓶车高事故率和这些条件密切相关,一定要将“超标车”纳入机动车范畴管理,包括缴纳交强险等。今年开始施行的新国标中有关电动摩托车相关条例仍然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