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打造宁波文化力量:文物保护维系文化之脉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10-20 07:04:25

  数据:宁波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9处,其中国家级22处。3项文化遗产进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今年又有22处文化遗产被推荐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今年7月,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在北仑正式挂牌;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座;已公布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2个,其中国家级14项。遗产资源数量和质量位列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前列。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宁波的一张名片,也是一种软实力。如何让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城市发展中得以保存并转化为生产力,是宁波市一直努力试图破解的难题。

  近年来,宁波市正确认识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加大文物保护投入力度,通过举办“文化遗产日”活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立法设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等举措,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保护,较有效地保护了文化遗产,较好地维系了城市文化之脉。

  据最新发布的《宁波市文物事业发展蓝皮书(2010年)》,2009年度全市投入1亿多元文物保护经费,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4312.4万元,各县(市)区财政投入7000万元,主要用于文物普查、文物安全与维修工程、文保单位保护规划编制、抢救性考古调查与资料整理等项目。除政府财政投入外,文物保护部门还通过自身门票收入及其他方式吸聚资金用于文保事业,去年全市文物单位门票收入929.1万元,其他收入约1177.08万元。

  此外,部分县(市)区积极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捐助资金1.07亿元。

  在加强文物遗产保护的同时,宁波创新城市建设机制,拓展城市空间,出台名城保护规划,制定文物保护条例,走出了一条“点、线、面”结合,“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名城保护建设之路。

  除政府的力量外,宁波还活跃着一支文物保护的民间志愿者力量。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组织日益规范化,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热情高涨,全市正式注册的业余文保员有1078名,博物馆志愿者700余人,年度内有组织地投身于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志愿者人数为900余名。

  点评: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力量的源泉。保护文化遗产,对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举足轻重。宁波市在城市建设中创新机制,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双管齐下,保护、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进一步夯实了城市文化底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已经逐渐显现其不可替代的力量。

  宁波日报记者谢安良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