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鄞州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时期。近五年来,鄞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积极推进“三大行动纲领”建设,实施“幸福民生40条”,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严峻挑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鄞州人民锐意改革创新,奋发图强,谱写了经济发展的新篇章,铸就了社会进步的新辉煌。本报今起推出《辉煌十一五巨变看鄞州》栏目,回顾我区“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鄞州新闻网讯(记者 张文胜 通讯员 毛玮) “十一五”期间,鄞州财政收入注定要大书一笔。记者从区财政局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我区已实现财政收入140.8亿元。
“十五”末的2005年,我区财政收入只有60亿元,2006年75亿元,2007年108亿元,2008年133.7亿元,2009年145亿元。五年间,财政收入总量实现跳跃式增长,用“高歌猛进”来形容并不为过,为助推我区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我区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区却逆势飘红,当年全区财政收入首次跃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同比增长23.8%。
2006年以来,全区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区”和“三大行动纲领”的战略部署,按照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全力支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区财政局不断整合有限的财政扶持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群发展,引导总部经济、研发设计、软件动漫等高端商务产业和商贸、物流、旅游等支柱服务业发展。同时,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财政投入,全力支持“十大功能区块”、“八大产业基地”建设。
2008年,面对宏观经济急剧变化的复杂形势,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在全省率先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缓停”政策,临时下浮企业社保费缴纳比例,并制定出台扶持工业和外贸发展的23条补充意见,安排企业发展扶持资金5.6亿元,减免各类税费13亿元……这一系列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举措,犹如让企业穿上了一件件“保暖服”,有效抵御了“寒流”,进而带动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2006年,宁波万达商业广场开业。此后,以万达商圈为代表的商业群迅速崛起,现代服务业的税收也从过去的“短腿”状态迅速上升。去年,第三产业对鄞州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37.4%。
“十一五”期间,鄞州财政“蛋糕”在不断做大的同时,“蛋糕”分配结构也在明显调整。2006年到2010年,区财政预算支出重点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区委、区政府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以及破解民生难题的决心和勇气。与此相伴,一幅幅更加美丽的民生画卷展开在鄞州广大群众面前。从2006年到2009年,区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地方可用资金的比例由61%上升到67%。
全力保民生,枝叶总关情。从2006年1月起,我区农村没有劳保的老年人每月能按时领取政府发放的老年人生活补助。我区还在省内率先实施职高、普高免费教育。近五年来,区财政逐年加大新农村建设、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同时,区财政还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从2008年起,每年安排1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欠发达镇村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翻开近五年财政收入账目,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组数字音符将为“十一五”奏出一曲华美的乐章。